[实用新型]一种保健助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27620.1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3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江琳;杨浩;陈思齐;姜淇;王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志一 |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助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健助行器,包括主轴、前支撑腿、后支撑腿、座板、上支撑臂、把手、前轮和后轮,主轴水平设置,前支撑腿为两个,两个前支撑腿的上端均分别铰接在主轴上,后支撑腿为一个,后支撑腿的上端铰接在主轴上,每个前支撑腿的下端均设置有前轮,后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后轮,座板转动连接在主轴上,座板的下极限位置为水平状态,座板的上极限位置为竖直状态,主轴的两端分别向上设置有上支撑臂,每个上支撑臂的顶端设置有把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健助行器,为行走不方便或者正在恢复行走的人们提供了户外简单恢复训练的辅助器材,此外,还能在使用者使用完成后变成交通工具辅助使用者回到室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助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行走不便或者正在恢复行走的人们,需要专门的回复器材,现有的器材无法方便的携带至户外进行使用,传统保健器材存在的缺陷为:
1、传统的保健器材外形功能单一且形态不新颖;
2、传统保健器材不够人性化,不能让使用者在训练结束后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回家;
3、传统保健器材调节方式和调节版块较少,在大众化的背景下缺少个人化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健助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保健助行器,包括主轴、前支撑腿、后支撑腿、座板、上支撑臂、把手、前轮和后轮,所述主轴水平设置,所述前支撑腿为两个,两个所述前支撑腿的上端均分别铰接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后支撑腿为一个,所述后支撑腿的上端铰接在所述主轴上,每个所述前支撑腿的下端均设置有所述前轮,所述后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所述后轮,所述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座板的下极限位置为水平状态,所述座板的上极限位置为竖直状态,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向上设置有所述上支撑臂,每个所述上支撑臂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腿和所述后支撑腿均分别通过棘轮机构设置在所述主轴上,两个所述前支撑腿关于所述后支撑腿所在平面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关节套管和关节轴,每个所述前支撑腿与所述前轮的支架之间均分别固定有所述关节套管,所述后支撑腿与所述后轮的支架之间固定有所述关节轴,所述关节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柱,所述关节轴端部的伸缩柱与所述关节套管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伸缩柱与所述关节轴的端部之间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关节轴上,所述连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后轮的支架上,当所述关节轴端部的所述伸缩柱插接在所述关节套管内时,所述后轮以及两个所述前轮构成三点式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脚踏板,所述关节套管与所述前轮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脚踏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扭簧,所述座板通过所述复位扭簧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复位扭簧作用在所述座板上维持所述座板位于竖直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杆,两个所述把手之间通过所述支撑杆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所述显示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后轮的转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健助行器,为行走不方便或者正在恢复行走的人们提供了户外简单恢复训练的辅助器材,此外,还能在使用者使用完成后变成交通工具辅助使用者回到室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76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化污泥用的干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波纹管补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