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式管道探伤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20065.X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9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 管道 探伤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式管道探伤检测装置,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半壳体,所述半壳体之间通过折页活动铰接,所述半壳体相向侧分别设有γ射线发射装置及射线接收检测装置,所述半壳体端口处沿周向均匀设有径向布置的支架,所述支架端部分别设有万向轮及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控制轮体转动,所述驱动轮通过第二伺服电机控制驱动轮转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式管道探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管道射线检测是检测管道是否出现裂纹的重要检测方式,射线探伤机是压力管道检测中对裂纹进行检测的基本装备,在压力管道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使用频度高,检测范围广,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使用不便,效率不高,探伤机准确定位困难,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实际操作问题,未见诸报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线检测辅助装置,通过制作射线检测辅助装置,达到准确便捷地对管道进行检测的目的,解决了压力管道射线检测中最贴近实际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行式管道探伤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式管道探伤检测装置,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半壳体,所述半壳体之间通过折页活动铰接,所述半壳体相向侧分别设有γ射线发射装置及射线接收检测装置,所述半壳体端口处沿周向均匀设有径向布置的支架,所述支架端部分别设有万向轮及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控制轮体转动,所述驱动轮通过第二伺服电机控制驱动轮转向。
作为改进,所述半壳体远离折页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螺柱连接,所述螺柱端部套设有固定螺母。
作为改进,所述万向轮及驱动轮轮面均设置为防滑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适合检测长距离管道的检测探伤,检测效率高,减少检测工作人员与放射源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管道探伤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道探伤检测装置仰视示意图;
图3是管道探伤检测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图3所示:1、半壳体,2、γ射线发射装置,3、射线接收检测装置,4、支架,5、万向轮,6,第一伺服电机、7、驱动轮,8、连接块,9、螺柱,10、固定螺母,11、第二伺服电机,12、折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式管道探伤检测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附图3一种自行式管道探伤检测装置装置,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半壳体1,所述半壳体1之间通过折页12活动铰接,所述半壳体1相向侧分别设有γ射线发射装置2及射线接收检测装置3,所述半壳体1端口处沿周向均匀设有径向布置的支架4,所述支架4端部分别设有万向轮5及驱动轮7,所述驱动轮7通过第一伺服电机6控制轮体转动,所述驱动轮7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1控制驱动轮7转向。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半壳体1远离折页12一侧设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之间通过螺柱9连接,所述螺柱9端部套设有固定螺母10。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万向轮5及驱动轮7轮面均设置为防滑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半壳体1扣合于待测管道外部并通过螺柱9固定连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6控制自行式管道探伤检测装置沿待测管道轴线方向运动,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1控制驱动轮转向,使自行式管道探伤检测装置绕待测管道轴线转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00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