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板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78695.5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7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唐窈窈;王西骞;范禹;白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4 | 分类号: | B23B45/14;B25D17/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张玉琳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板 打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板打孔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有效解决了顶板打孔效率低、安全性差、有污染,以及打孔不规范等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平台,平台上设置有顶杆,顶杆顶部设置有输出端竖直朝向上方的电钻,电钻连接有防尘机构,顶杆连接有提升机构,顶杆上设置有定位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环保高效的顶板打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板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施工中顶板打孔作业时,需要人员先登高在顶板放出定位点,然后再登高用打孔机械打孔,这种方式存在的弊端主要有是:登高作业存在坠落风险;在顶板登高定点比在底板上地点费时费力;无法准确控制打孔深度;产生粉尘及碎屑,污染环境及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手持打孔机械作业无法保证稳定性影响打孔的规范性,且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大;登高打孔需要打一个孔移动一次脚手架,操作不方便同时工作效率也较低。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成为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实现顶板打孔便捷移动、环保、安全的顶板打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板打孔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顶部设置有输出端竖直朝向上方的电钻,所述电钻连接有防尘机构;
所述顶杆连接有提升机构;
所述顶杆上设置有定位件。
所述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竖直朝下的支腿,每个所述支腿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万向轮;
所述平台板的下方中心处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与所述支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托架的中心部开设有贯穿的通孔。
所述平台板的中心开孔处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平台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导向套的底端位于所述托架的上方,所述导向套为两端开口状中空结构;
所述顶杆包括竖直设置的外杆和套设于所述外杆内的内杆,所述内杆与所述外杆滑动配合;
所述外杆套设于所述导向套内并与所述导向套滑动配合,非工作状态时,所述外杆的底部与所述托架的顶部贴合。
所述外杆侧壁自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的调节孔,所述内杆的底部侧壁开设有贯穿的与所述调节孔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对应的所述调节孔之间穿设有固定螺栓;
所述外杆外壁的竖直方向设置有刻度尺。
所述电钻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杆的顶部;
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套接于所述电钻外壁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顶部为开口状,非工作状态时,所述防尘罩的顶面不高于所述电钻钻头的高度,所述防尘罩的底部与可伸缩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远离所述防尘罩的一端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平台板顶部。
所述防尘罩包括底部套接于所述电钻外壁的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四周内部套设有伸缩罩,所述伸缩罩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罩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弹簧,所述伸缩罩的顶部四周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一端铰接于所述外杆底部侧壁的提升杆,所述提升杆远离所述外杆一端设置有踏板,所述提升杆中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提升杆相互垂直且水平设置的转杆,所述转杆两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块;
所述提升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朝向上方与所述提升杆相互垂直的限位杆,非工作状态时,所述限位杆的顶部与所述平台板的底部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8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幼儿用智能温开水饮水机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式一体化催化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