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减震电池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64898.9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2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倪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山山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4;B08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减震 电池 | ||
一种防尘减震电池盒,包括:盒体:其内部放置有电池;第一缓冲棉:固设于所述盒体的左右侧壁上;第二缓冲棉:固设于所述盒体的前后侧壁上,其上设有收容孔;加强板:固设于所述盒体;导热件: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其端部露出所述盒体的外部,所述导热件由铝制成,对电池导热。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棉与第二缓冲棉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而导热件可以及时的将电池上的热量导出,起到散热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尘减震电池盒。
背景技术
电瓶车我们又称为“电动车”,它是由蓄电池(电瓶)提供电能,由电动机(直流、交流,串励、他励)驱动的纯电动机动车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
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热,现有的散热手段是在电池盒上开设散热孔,但是这样会使得灰尘进入到电池盒内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防尘减震电池盒。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减震电池盒,包括:
盒体:其内部放置有电池;第一缓冲棉:固设于所述盒体的左右侧壁上;第二缓冲棉:固设于所述盒体的前后侧壁上,其上设有收容孔;加强板:固设于所述盒体;以及,导热件: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其端部露出所述盒体的外部,所述导热件由铝制成,对电池导热。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件包括:接触件:呈板状,与电池接触;以及,移动件:呈杆状,穿过所述盒体的内外表面,所述接触件与所述移动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与所述盒体滑动接触,所述移动件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接触件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盒体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的侧面上固设有第三缓冲棉。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左右侧面上内腔的设有滤网,所述第一缓冲棉正对所述滤网的位置上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防尘减震电池盒,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棉与第二缓冲棉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而导热件可以及时的将电池上的热量导出,起到散热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防尘减震电池盒,弹簧的一端与接触件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盒体抵接,弹簧可以使得导热件复位,而且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尘减震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盒体,11为滤网,2为第一缓冲棉,21为通孔,3为第二缓冲棉,31为收容孔,4为加强板,5为导热件,51为接触件,52为移动件,53为弹簧,6为第三缓冲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山山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山山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4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圆柱电芯集流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压力变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