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挂载结构及电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58738.3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9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林成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62 | 分类号: | H01M50/262;H01M50/244;H01M50/204;H01M50/249;H01M50/264;H01M50/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徐汉华 |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包挂载 结构 电动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挂载结构及电动车,电池包挂载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盖合于第一壳体上,并与第一壳体形成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腔体;支撑梁,设于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多套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梁靠近第二壳体的一面上,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壳体并与第二壳体固定相连,连接组件的另一端穿出于第二壳体的部分设有用于挂接外部连接件的连接位。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包挂载结构及电动车避免了连接组件贯穿支撑梁,能够增强连接组件与支撑梁及第二壳体的稳定性,便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密封,有利于减小密封结构占用电池包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包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包挂载结构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中,电池包包括箱体和安装于箱体中的多个电池模组,现有的电池包是通过箱体的边框与车架连接来支撑电池包。由于电池包整体尺寸和重量较大,在电动汽车行驶经过路况较差的路面时车架会受到较大的振动冲击,使得整个电池包的模态较低,导致电池包与车架共振,致使电池包等零部件局部振幅较大,影响电池包的稳定和安全。
现有的电池包安装结构中,通过增加箱体中部的挂载点,以减小电池包的振动幅度。由于挂载点贯穿箱体及支撑梁,且挂载点结构长度较大,影响挂载点与支撑梁连接位置的稳定性,容易导致箱体密封失效,造成电池包泄露;而且挂载点的密封结构会增加支撑梁及挂载点的宽度,占用箱体内部空间,在增加箱体中部的挂载点之后,会增大箱体的尺寸,降低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挂载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包安装结构中挂载点贯穿箱体,容易导致箱体密封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包挂载结构,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盖合于第一壳体上,并与第一壳体形成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腔体;
支撑梁,设于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
多套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梁靠近第二壳体的一面上,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壳体并与第二壳体固定相连,连接组件的另一端穿出于第二壳体的部分设有用于挂接外部连接件连接的连接位。
通过采用多套连接组件将支撑梁与第二壳体固定,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结构保持固定。连接位与外部连接件连接,从而承载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电池模组,将电池包安装在车架上。由于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梁靠近第二壳体的一面上,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固定相连,这样避免了连接组件贯穿支撑梁和第一壳体,有利于保障支撑梁的结构强度,能够防止第一壳体泄露。而且,这样能够减小连接组件位于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一侧的长度,能够保障连接组件与支撑梁及第二壳体连接位置的稳定,便于连接组件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密封,有利于减小支撑梁及连接组件的宽度,减小支撑梁及连接组件占用电池包中腔体的体积,有利于控制电池包尺寸,保障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的一端与支撑梁固定连接,第一紧固件另一端与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紧固件或者第二紧固件贯穿第二壳体,连接位设置于第一紧固件穿出第二壳体的部分或者设置于第二紧固件外露于第二壳体的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第二紧固件与第一紧固件配合,可将第二壳体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的一端与支撑梁靠近第二壳体的一面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第一紧固与支撑梁固定,避免第一紧固件贯穿支撑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的一端设有与支撑梁相连的支撑板,支撑板沿支撑梁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梁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587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