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超声直流电脉冲离子导入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26254.0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1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徐冬;律鑫;李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0 | 分类号: | A61N1/30;A61N7/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超声 直流 电脉冲 离子 导入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说是便携式超声直流电脉冲离子导入治疗仪。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控制板、底板、PET按键、以及治疗头,其中:电池正负极通过导线及端子连接器接入底板,控制板通过两侧的单排插针与底板上的排母连接,PET按键的信号线通过排针接于控制板,治疗头接于底板。本实用新型可提高人体皮肤活性从而增强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能力,并采用无创的给药方式可针对人体局部病灶部位直接将药物导入皮下组织进入人体肌肉和血液,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达到靶位治疗的效果,同时治疗仪体积小、方便携带,患者治疗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说是便携式超声直流电脉冲离子导入治疗仪。
背景技术
医学上,传统治疗方式采用注射、服药、外敷等治疗方式,这几种治疗方式需要有人体对药物的吸收转化过程,才可达到治疗效果。这样,患者忍受疾病痛苦会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伴随着电子技术的逐渐发展和理疗技术的广泛应用,直流电脉冲和超声等方式的引入可实现一种新型疗法。
超声直流电脉冲离子导入治疗仪可实现从人体皮肤表面向人体体内导入药物的新型疗法。它根据患处位置,在皮肤上施加电流及超声波,不改变透入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加药物的渗透性和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药物透过皮肤和生物膜推送到人体局部病灶部位,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局部浓集和浸润,促使药物自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直接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以达到靶位治疗的治疗效果。在局部表浅组织中,药物浓度可比肌肉注射途径用药高20~100倍。并且这是一种无创的给药方式。
该设备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劣势,设备通常体积比较大,采用市电交流220V供电,一台机器需可治疗4人甚至8人,这样医院需提供固定的场地,患者也需要亲自来到医院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由于设备治疗头电缆受限,治疗空间人员密集,会造成互相干扰。患者在治疗前,护士或理疗师需要对设备进行相关治疗的参数设置,设备治疗的人数是固定的,但不同患者所用的治疗参数是不同的,当患者陆续来治疗时,参数设置的操作会显得非常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超声直流电脉冲离子导入治疗仪,它体积小、功耗低、操作简单、使用舒适、便于携带,在使用过程中,患者所需的治疗参数和设备一对一绑定,患者可根据医嘱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进行治疗,省去了医院专门的设备空间。解决了上述设备带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超声直流电脉冲离子导入治疗仪,包括:电池、控制板、底板、PET按键、以及治疗头,其中:电池正负极通过导线及端子连接器接入底板,控制板通过两侧的单排插针与底板上的排母连接,PET按键的信号线通过排针接于控制板,治疗头由超声换能片和不锈钢碗组成,超声换能片置于不锈钢碗中间,二者采用绝缘胶粘合连接,治疗头引出线接于底板。
所述控制板为矩形电路板,电路板两侧各设有单排插针用于与底板排母相连,控制板还包括主控芯片以及分别与主控芯片相连的显示屏、储存单元、音频芯片、字库芯片以及用于接入按键的按键接口;主控芯片的音频信号管脚通过排针与置于底板的音频芯片相连,信号经放大处理后,由底板引出接线端子与扬声器连接。
所述底板包括:从芯片、DC充电接口、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变压器、电脉冲驱动电路、超声波驱动电路、第一稳压器组、第二稳压器组、震荡电路、电压调节电路、恒流源电路、继电器以及光耦合器,其中:
DC充电接口连接二极管D1的输入,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1的输出,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放电电路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池接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稳压器组连接控制板的主控芯片的电源引脚VCC,放电电路的输出端依次通过变压器以及第二稳压器组连接从芯片的电源引脚VCC,从芯片的第一控制引脚PWM输出至震荡电路驱动超声波输出,电脉冲驱动电路的输入分别通过电压调节电路连接从芯片的第二控制引脚PWM、通过恒流源电路连接从芯片的数模DA引脚,电脉冲驱动电路的输出通过继电器连接控制板的主控芯片,从芯片通过光耦合器与控制板的主控芯片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26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