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09242.7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7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卢静;郑颢;王玉超;欧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包括:固定座,其上设有第一锁止位;座椅本体,设于固定座上;作动装置,包括作动基座及与作动基座滑动相连的作动杆,作动基座安装于固定座上,作动杆的后端相对设于座椅本体的前侧,作动杆与作动基座之间设有驱动装置;锁止杆,其与座椅本体活动连接,锁止杆与作动杆之间传动相连,锁止杆上设有与第一锁止位配合锁止的锁止部;驱动装置用于推动作动杆向后移动,使锁止部与第一锁止位解锁,以推动座椅本体从初始位置向后滑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在发生前碰撞时,通过乘员的瞬间向后移动,增大碰撞吸能空间,且成本低廉,不会造成汽车重量增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及包括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车体结构设计过程中,在吸能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前围侵入对乘员造成伤害,往往会对前围进行加强设计,而会带来成本、重量的大幅度增加;另外,碰撞过程中设计副车架脱落可以提高吸能空间利用率,但本质上并没有增加吸能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其能够在发生前碰撞时,通过乘员的瞬间向后移动,增大碰撞吸能空间,且成本低廉,不会造成汽车重量增加。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汽车座椅的汽车。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座椅,其包括:
固定座,其固定安装于车身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锁止位;
座椅本体,其设于所述固定座上;
作动装置,其包括作动基座及与所述作动基座滑动相连的作动杆,所述作动基座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作动杆的后端相对设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前侧,所述作动杆与所述作动基座之间设有驱动装置;以及
锁止杆,其与所述座椅本体活动连接,且所述锁止杆与所述作动杆之间传动相连,所述锁止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止位配合锁止的锁止部;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作动杆向后移动,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第一锁止位断开连接,以推动所述座椅本体从初始位置向后滑动至退让位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杆与所述作动杆之间采用弹性绳传动相连。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第一锁止位为开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卡口;
当所述作动杆向后移动时,所述弹性绳带动所述锁止杆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锁止部从所述卡口中脱离。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杆包括主杆及副杆,所述主杆整体呈“几”字形,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的两侧、中间朝前凸出,所述副杆沿横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主杆的中部凸出处,所述锁止部安装于所述主杆上,所述弹性绳连接于所述副杆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及所述座椅本体上分别安装有滑环,所述弹性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作动杆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座上的滑环及所述座椅本体上的滑环后,连接于所述锁止杆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锁止位,所述座椅本体上设有锁止件;
当所述座椅本体从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退让位置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止位从断开连接至配合锁止。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通过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第二锁止位为开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限位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椅骨架及设于所述座椅骨架底部的上滑轨,所述固定座包括座体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下滑轨,所述上滑轨与所述下滑轨配合导向,所述作动基座安装于所述下滑轨上,所述作动杆的后端相对设于所述上滑轨的前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9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轿车后桥生产用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药剂混合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