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风机前风筒上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99231.5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8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毅;张天硕;上海宝嵩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7/7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风机 前风筒上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风机前风筒上料机构,其包括输送线、工作框架、料盘、上料机器人和随行工装板;输送线用于对随行工装板进行输送,随行工装板用于放置前风筒;料盘和上料机器人均位于工作框架上;料盘用于放置多个待上料的前风筒;上料机器人的输出末端安装有由两块夹持板组成的夹取机械手,上料机器人将料盘上的前风筒上料至随行工装板上。本实用新型结合前风筒的外形,特意设计相应的料盘和随行工装板,使得本上料机构专用性强,另外采用四轴机器人上料前风筒,提高了上料效率,大大减少了人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制造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吹风机前风筒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吹风机在生产制作过程中,首先把吹风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均预先加工好,例如前风筒、后盖、手柄、电机部分等,然后再依靠人工操作将各个组成部分组装呈吹风机成品。依靠人工组装吹风机一方面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造成吹风机组装效率低,因此,提供一个用于吹风机组装的吹风机前风筒上料机构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上料效率高的吹风机前风筒上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风机前风筒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工作框架、料盘、上料机器人和随行工装板;所述输送线用于对随行工装板进行输送,随行工装板用于放置前风筒;所述料盘和上料机器人均位于工作框架上;所述料盘用于放置多个待上料的前风筒;所述上料机器人的输出末端安装有由两块夹持板组成的夹取机械手,上料机器人将料盘上的前风筒上料至随行工装板上。
优选的,在料盘和随行工装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定位前风筒的圆形槽孔,其中料盘上的圆形槽孔设置多个,随行工装板上的圆形槽孔设置一个。
优选的,所述工作框架上安装有导轨,所述料盘安装在该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器人采用四轴机器人。
优选的,输送线上还安装有用于使随行工装板运行至前风筒上料工位处与输送线脱离后停留在该工位处的定位提升工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合前风筒的外形,特意设计相应的料盘和随行工装板,使得本上料机构专用性强,另外采用四轴机器人上料前风筒,提高了上料效率,大大减少了人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输送线11、工作框架12、料盘13、上料机器人14、夹持板141、随行工装板15、导轨16、提升机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吹风机前风筒上料机构,其包括输送线11、工作框架12、料盘13、上料机器人14和随行工装板15。
本实施例中,输送线11用于对随行工装板15进行输送,输送线11通常设置上下两层,并在输送线11两端配置提升机2,提升机用于将随行工装板15在上层输送线和下层输送线之间进行来回转移,提升机2采用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毅;张天硕;上海宝嵩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张毅;张天硕;上海宝嵩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9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保护器固定支架
- 下一篇:工业废水处理除淤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