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率模组模拟测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的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4995.7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校;赵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1/00 | 分类号: | G01R21/00;G01R31/00;G01M17/007;G05D23/19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模组 模拟 测试 系统 新能源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率模组测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主驱功率单元测试系统,所述功率模组模拟测试系统至少包括工控主机、功率控制组件和功率电感负载,能通过功率电感负载模拟电机负载测试,并通过功率控制组件来给功率模组提供电力和控制信号,从而完全可以不依赖电机测试台架(测功机)、不依赖电机控制算法、独立地对功率模组的主驱动器及功率模块,进行电性能力设计、热性能设计、极限设计及测试和评估,这样从测试系统组成上可以省去电机测试台架(测功机),省下昂贵的高速电机及其测功机系统等成本,投入成本小,解决了台架系统投入大、使用不方便、维护难、耗能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模组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率模组模拟测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了共识,其中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和弱混动力车相比,少了发动机和启停系统,但多出了电池、电机、电控核心部件以及车载DC-DC、电空调驱动、车载充电器(OBC)等电力电子装置,它们将动力电池所存储的电能转化为驱动电机、车载低压用电设备、空调电机所需的电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能够实现电能转换和控制的功率模组。通常新能源汽车的功率模组包括主驱动器和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功率开关管,例如是IGBT或SiC-MOSFET,所述主驱动器连接功率模块中的各个功率开关管的栅极,以驱动各个功率开关管导通或关断,从而实现所述功率模块的工作。从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这其中很重要的是对功率模组(主要是其主驱动器和功率模块)的设计、测试和验证评估。
目前无论驱动器厂家、功率模组厂家还是整车厂家,对功率模组的主驱动器和功率模块的测试方法,大部分都是通过电机测试台架(测功机),结合电机控制算法来实现的,这样的测试方法,投入成本大,操作和维护麻烦,测试复杂,不同功率适应性小,同时又比较耗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模组模拟测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的测试系统,能够省去电机测试台架(测功机),降低测试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率模组模拟测试系统,用于对功率模组进行模拟测试,其中,所述功率模组模拟测试系统包括:
功率控制组件,连接所述功率模组,并用于向所述功率模组提供电力以及控制信号,并采集和回传所述功率模组的相应的测试数据;
功率电感负载,与所述功率模组连接,用于模拟电机负载;
工控主机,连接所述功率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控制组件的输出,并接收和分析所述功率控制组件回传的测试数据,以获得所述功率模组的相应性能。
可选地,所述功率电感负载包括至少一个与功率模组连接的电感。
可选地,所述的功率模组模拟测试系统还包括温控组件,与所述功率模组和所述工控主机连接,用于在所述工控主机的控制下模拟向所述功率模组实际提供的冷却环境。
可选地,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控器、流量泵以及储液箱,所述温控器和所述流量泵均与所述工控主机双向通信连接,所述储液箱中存储有冷却液,所述流量泵通过水管连通所述储液箱,用于在所述工控主机的控制下控制和反馈所述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的进出流量,所述温控器用于在所述工控主机的控制下控制和反馈所述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温控器为能够对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或者为能够对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体进行降温的制冷器,或者为能够对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和制冷的加热制冷循环器。
可选地,所述工控主机具有一用于人机交互的人机界面,所述人机界面用于接收和显示提供给所述工控主机、所述温控组件和所述功率控制组件的控制命令,并显示所述功率控制组件采集和回传的相应的测试数据以及所述工控主机对所述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4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松散的竹炭纤维混纺纱
- 下一篇:一种高纯硼晶体和高纯硼粉的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