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用教学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61657.1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4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 主分类号: | B43L1/00 | 分类号: | B43L1/00;A47B9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攀 |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科学 技术 教学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用教学板,包括支撑底板、折叠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支撑底板底部固接滑动轮,所述折叠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接于支撑底板顶部,所述支撑柱顶端固接第一安装壳体,所述第一安装壳体正面固接书写板,所述第一安装壳体一侧固接转动板,所述转动板滑动连接于中心柱表面。本申请操作简单,通过转动板和固定板等结构可以便于对教学板进行折叠,减小教学板的横向占地面积,便于教学板的收纳,通过按压弹簧等结构可以便于使按压板紧贴书写板,从而便于固定纸质的教学资料,通过限位柱等结构可以便于移动按压板,便于固定不同大小的纸质教学资料,便于教学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教学板,具体是一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用教学板。
背景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兼顾的计算机学科宽口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型和工程型相结合的计算机专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板难以进行折叠,在不使用时不便于进行收纳,同时现有的教学板缺乏固定纸张的结构,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固定用于教学的纸质资料等,不便于教学的进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用教学板。
发明内容
一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用教学板,包括支撑底板、折叠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支撑底板底部固接滑动轮;
所述折叠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接于支撑底板顶部,所述支撑柱顶端固接第一安装壳体,所述第一安装壳体正面固接书写板,所述第一安装壳体一侧固接转动板,所述转动板滑动连接于中心柱表面,所述中心柱端面固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固接第二安装壳体,所述第二安装壳体一侧固接固定磁铁块;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限位柱,所述第二安装壳体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侧壁滑动连接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端固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柱另一端固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于拉动柱表面,所述拉动柱一端固接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一侧固接按压弹簧,且所述按压弹簧固接于连接板一侧,所述拉动柱另一端固接拉动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底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动轮,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和第二安装壳体底部均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和第二安装壳体正面均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侧壁均固接有书写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和第二安装壳体背面均固接有若干个固定磁铁块,所述中心柱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和第二安装壳体均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动槽,且所述限位柱一端贯穿滑动槽并固接于限位板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靠近书写板的一侧固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按压弹簧,所述按压板一侧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拉动柱,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连通口,所述拉动柱一端贯穿连通口并固接于拉动板一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用教学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16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