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及充电桩测试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49367.5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2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蓝生;李波;韩忠;韩越;朱璞;朱张俊;周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计量测试院;深圳市科陆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R1/28;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周雷 |
| 地址: | 22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电源 切换 控制系统 充电 测试仪 | ||
1.一种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输入端、直流电源输出端、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和控制信号光耦隔离系统;
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的负极接地;
所述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包括继电器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继电器包括线圈和触点,所述触点包括公共触点、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所述常闭触点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公共触点与直流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直流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控制信号光耦隔离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二三极管、第一光耦和第一电池,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三极管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射端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射端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接收端C极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接收端E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包括两组所述触点;第一组公共触点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第一组常闭触点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组公共触点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第二组常闭触点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的负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常闭触点和所述电源输入端正极之间串联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正极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并联有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耦的接收端C极串联第一电阻后与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发射端正极串联第二电阻后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分别并联有第一电容和第三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串联有第四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分别并联有第二电容和第五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还包括反馈信号光耦隔离系统和故障信号反馈系统;
所述反馈信号光耦隔离系统包括芯片、第二光耦和第二电池,所述芯片包括反馈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第二光耦发送的反馈信号;还包括反馈信号输出端,用于向所述故障信号反馈系统发送反馈信号;所述第二光耦的接收端C极与所述反馈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接收端E极接地,发射端正负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第一组常开触点和第二组常开触点电连接;
所述故障信号反馈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异或逻辑芯片和第三电池;所述异或逻辑芯片包括两个接收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所述两个接收端口分别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光耦隔离系统发送的控制信号和反馈信号光耦隔离系统发送的反馈信号,并将两个信号进行对比,将对比结果信号通过输出端口传送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包括故障信号接收端,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故障信号接收端接收所述异或逻辑芯片发送的对比结果信号;所述第三电池为所述故障信号反馈系统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第二光耦之间串联有第六电阻;所述反馈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二光耦之间串联有第七电阻;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射端正极串联第八电阻后与所述继电器第一组常开触点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耦的接收端C极和E极之间并联有瞬态抑制二极管。
10.一种充电桩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电源切换控制系统,所述直流电源输入端与待测充电桩的辅助电源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计量测试院;深圳市科陆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计量测试院;深圳市科陆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93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冷镦机钢材校直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水土保持边坡护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