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航结构和无人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9108.4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9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生;李俊杰;宋红军;张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王文宾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航 结构 无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航结构和无人车,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导航结构包括安装组件、弧形的第一导航杆和弧形的第二导航杆;第一导航杆和第二导航杆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凸出,且第一导航杆和第二导航杆均安装在安装组件上,安装组件用于转动连接在车体的前方;第一导航杆和第二导航杆能够在安装组件上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调节第一导航杆和第二导航杆之间的间距。第一导航杆和第二导航杆可以对农作物进行探边,通过获得探边过程中第一导航杆和第二导航杆的偏转角度,并根据该角度调整车体转动角度,可以使得车体沿着农作物的种植方向行走。该调节车体行走方向的方法对识别算法要求较低,且不会受到环境光线的影响,准确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航结构和无人车。
背景技术
在农业活动中,经常需要利用无人车在农田间行走并进行各项农间作业,现有的无人车可以根据预设路线在农田的垄间行走,然而由于农作物的种植位置并不规律,因而相对于农作物的位置,按照预设路线行走的无人车的前进方向易出现偏差,从而易压伤农作物或者不能准确对农作物进行作业。
为解决压伤农作物或者不能准确对农作物进行作业的问题,现有的无人车的前端安装摄像头,通过识别作物以控制无人车转向。然而该方法对识别算法要求较高,并且在环境光线不佳的情况下,直接影响识别算法的准确率,从而导致无法精准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航结构和无人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车在田间行驶时控制精度不佳、无法精准作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航结构包括安装组件、弧形的第一导航杆和弧形的第二导航杆;
所述第一导航杆和所述第二导航杆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凸出,且所述第一导航杆和所述第二导航杆均安装在所述安装组件上,所述安装组件用于转动连接在车体的前方;
所述第一导航杆和所述第二导航杆能够在所述安装组件上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调节所述第一导航杆和所述第二导航杆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航杆的其中一端和/或所述第二导航杆的其中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航杆和所述第二导航杆的长度均大于同行种植相邻农作物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导航结构还包括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
所述第一曲面板的板面沿所述第一导航杆的长度方向弯曲,且所述第一曲面板与所述第一导航杆连接;
所述第二曲面板的板面沿所述第二导航杆的长度方向弯曲,且所述第二曲面板与所述第二导航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曲面板包括第一上曲面板和第一下曲面板,所述第一上曲面板的底边与所述第一下曲面板的顶边连接,且所述第一上曲面板和所述第一下曲面板呈V形设置;
所述第二曲面板包括第二上曲面板和第二下曲面板,所述第二上曲面板的底边与所述第二下曲面板的顶边连接,且所述第二上曲面板和所述第二下曲面板呈V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航杆的距离所述第二导航杆的最远处和所述第二导航杆的距离所述第一导航杆的最远处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车体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和所述车体之间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安装组件相对于所述车体的行驶方向偏转时蓄能。
进一步的,所述导航结构还包括角度检测器和控制组件;
所述角度检测器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且所述角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安装组件和所述车体之间的转动连接处,所述角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安装组件相对于所述车体的行驶方向偏转的角度,并将其检测到的角度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91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边组件及无人车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的便携式汽车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