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贴膜折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8344.8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1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恒邦瑞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2 | 分类号: | B29C6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余志军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贴膜折弯机,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从右至左依次安装有振动盘装置、移动模组、剥膜模组、前段折弯模组、后端折弯模组以及检测模组,所述振动盘装置包括直振器g、直振轨道h、振动盘控制器i、漏料装置j,所述移动模组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取料气缸、换位马达、吸嘴a、吸嘴b、吸嘴c、吸嘴d、吸嘴e、吸嘴f,该贴膜折弯机提高了产线的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实现自动化,折弯性能稳定,解决褶皱等问题,产能高,通用机种多,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折弯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膜折弯机。
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产品底部和侧面需要贴保护膜,现有技术中都是人工操作,将保护膜定位后,人工手动撕掉背胶层,然后将待贴膜产品置于保护膜上,配合压合机构完成贴膜过程,现有技术中产品放置在保护膜上的位置定位不准确,而且压合过程中容易出现褶皱、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贴膜折弯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贴膜折弯机,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从右至左依次安装有振动盘装置、移动模组、剥膜模组、前段折弯模组、后端折弯模组以及检测模组。
优选的,所述振动盘装置包括直振器g、直振轨道h、振动盘控制器i、漏料装置j。
优选的,所述移动模组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取料气缸、换位马达、吸嘴a、吸嘴b、吸嘴c、吸嘴d、吸嘴e、吸嘴f。
优选的,所述剥膜模组包括剥膜马达、收离纸轴、滚轮压模气缸、膜感应光纤、压模胶轮、膜缺料感应光纤、膜感应光纤调节板、吸膜气缸、贴膜马达。
优选的,所述前段折弯模组包括前端折弯气缸、前端折弯定位气缸。
优选的,所述后端折弯模组包括后端折弯上升气缸、后端折弯缩回气缸、后端折弯定位气缸、压模气缸。
优选的,所述检测模组包括第一CCD相机、第二CCD相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贴膜折弯机,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产线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实现自动化,此机构贴膜,折弯性能稳定,褶皱等问题,产能高,通用机种多,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贴膜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贴膜折弯机的振动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贴膜折弯机的移动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贴膜折弯机的剥膜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贴膜折弯机的折弯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贴膜折弯机的检测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盘装置、11第一压力传感器、12第二压力传感器、13取料气缸、14换位马达、15膜缺料感应光纤、16收离纸轴、17滚轮压模气缸、18膜感应光纤、19压模胶轮、2移动模组、21吸膜气缸、22贴膜马达、23剥膜马达、24前端折弯气缸、25前端折弯定位气缸、26后端折弯上升气缸、27后端折弯缩回气缸、28后端折弯定位气缸、29压膜气缸、3剥膜模组、30第一CCD相机、31第二CCD相机、4前段折弯模组、5后端折弯模组、6检测模组、吸嘴a、吸嘴b、吸嘴c、吸嘴d、吸嘴e、吸嘴f、直振器g、直振轨道h、振动盘控制器i、漏料装置j。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恒邦瑞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恒邦瑞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83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生产用蒸馏塔
- 下一篇:一种一键收合的助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