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驱动摆臂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80104.3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8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寇明虎;刘泳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特思迪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3/22 | 分类号: | B65G23/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驱动摆臂,包括摆动臂、第一滚轮、还包括第一导轮、第一轴承盖、第一轴承座、第一导轮轴、第二导轮、第二导轮轴、第二轴承盖、第二轴承座、第三导轮、第三导轮轴、第一广角皮带和第二广角皮带、第三轴承盖,所述第一轴承盖、第二轴承盖和第三轴承盖分别固定安装在摆动臂三个端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导轮设在第三轴承盖的上方,所述第三导轮轴顶端与第三导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轮轴贯穿第三轴承盖和摆动臂并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分别安装在第一轴承盖、第二轴承盖的上方,所述第三导轮通过第二广角皮带与第一导轮连接并带动第一导轮转动,所述第一导轮通过第一广角皮带与第二导轮连接并带动第二导轮转动。解决了压头转动加工过程中的卡顿问题,提高了加工精度,缩短了加工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摆臂领域,特别是研磨抛光机械设备领域的一种双驱动摆臂。
背景技术
现有的研磨抛光摆臂大都是单驱动,以往的单驱动摆臂在加工过程中,压头通过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的摩擦力转动,第二滚轮通过与压头接触产生摩擦力转动,压头转动过程中会出现因摩擦力第一滚轮单驱动导致的转动卡顿从而出现于第二滚轮无接触,致使加工精度低,加工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驱动摆臂,解决了研磨抛光加工过程中压头旋转卡顿导致加工精度降低,加工时间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驱动摆臂,包括摆动臂、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其特殊之处在于:该双驱动摆臂还包括第一导轮、第一轴承盖、第一轴承座、第一导轮轴、第二导轮、第二导轮轴、第二轴承盖、第二轴承座、第三导轮、第三导轮轴、第一广角皮带和第二广角皮带、第三轴承盖,所述第一轴承盖、第二轴承盖和第三轴承盖分别固定安装在摆动臂三个端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三导轮设在第三轴承盖的上方,所述第三导轮轴顶端与第三导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轮轴贯穿第三轴承盖和摆动臂并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分别固定连接在与第一轴承盖、第二轴承盖相对应的摆动臂两个端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分别安装在第一轴承盖、第二轴承盖的上方,所述第三导轮通过第二广角皮带与第一导轮连接并带动第一导轮转动,所述第一导轮通过第一广角皮带与第二导轮连接并带动第二导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轮轴顶端固定连接第一导轮与贯穿通过第一轴承盖和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导轮轴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导轮并贯穿通过第二轴承盖和第二轴承座;
进一步地,所述双驱动摆臂还包括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三惰轮,第一惰轮和第三惰轮分别通过第一惰轮支撑块、第三惰轮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摆动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惰轮固定连接在摆动臂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广角皮带套设在第一导轮、第三导轮、第二惰轮和第三惰轮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广角皮带套设在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二惰轮和第一惰轮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座下方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固定套设在第一导轮轴下端,所述第二轴承座下方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固定套设在第二导轮轴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导轮、三个惰轮以及第一广角皮带、第二广角皮带直接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压头转动加工过程中的卡顿问题,提高了加工精度,缩短了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驱动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驱动摆臂的主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驱动摆臂的俯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特思迪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特思迪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0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倾倒的家禽饲养用喂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防刺穿的拉杆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