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功耗电磁热量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79145.0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2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毛祖宾;袁振宇;张振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艾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7/00 | 分类号: | G01K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曹万菊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电磁 量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功耗电磁热量表,包括低功耗励磁电路、感应电动势检测电路、MCU、供电电路、控阀电路、第一通信电路、第二通信电路以及遥控面板,所述低功耗励磁电路、感应电动势检测电路、控阀电路、第一通信电路以及第二通信电路均与所述MCU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用于给低功耗电磁热量表中各个电路供电;所述MCU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与所述遥控面板通信;所述MCU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将所述低功耗电磁热量表的运行状态上传至云端。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励磁电流,降低功耗,通过控阀电路使得用户欠费时可以通过控阀电路关闭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电磁热量表。
背景技术
电磁热量表采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向一个线圈中接入电流,使线圈产生一个感应磁场,当水流流过感应磁场时,就会切割磁场线,在对应的方向上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后通过一对电极测量感应电动势就可以计算出水流的流速大小,以此计算出对应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并根据进回水温差进行积算出对应的冷量或热量,达到仪表计量目的。
由于水流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极为微弱,因此需要产生较强且较稳定的磁场,否则磁场不稳定时感应电动势的背景噪声会剧烈影响真实信号,流速的测量会达不到国家标准准确度等级。因此需要的励磁电流都较大,一般为125mA-250mA,市面上的电磁热量表因此功耗均较高。
同时,市面上的电磁热量表无法和阀门进行联动,用户在欠费时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电磁热量表,通过低功耗励磁电路和高灵敏度的感应电动势检测电路,可以降低励磁电流,降低功耗,同时通过控阀电路使得在用户欠费时关闭阀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功耗电磁热量表,包括低功耗励磁电路、感应电动势检测电路、MCU、供电电路、控阀电路、第一通信电路、第二通信电路以及遥控面板,所述低功耗励磁电路、感应电动势检测电路、控阀电路、第一通信电路以及第二通信电路均与所述MCU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用于给低功耗电磁热量表中各个电路供电;所述控阀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以及继电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MCU 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MCU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电路与所述遥控面板通信;所述MCU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电路将所述低功耗电磁热量表的运行状态上传至云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电路包括485芯片、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三限流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以及第四分压电阻,所述485芯片包括接收器输出端、发送器输入端、接收器输出使能端、发送器输出使能端、差分信号接收端、差分信号发送端、电源端以及接地端,所述电源端与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接地端接地;所述接收器输出使能端和发送器输出使能端短接,所述接收器输出端、发送器输入端、接收器输出使能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三限流电阻与所述MCU连接,所述差分信号接收端通过第一分压电阻接地且通过第二分压电阻输出信号,所述差分信号发送端通过第三分压电阻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且通过第四分压电阻输出信号。
优选地,所述低功耗励磁电路包括驱动芯片、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三光耦、第一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八电阻,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绕组电压端、电源输入端、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以及接地端;所述绕组电压端和电源输入端均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三光耦与所述MCU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还分别通过所述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三光耦分别通过所述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与所述MCU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艾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艾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9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油管用弯管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摇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