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态教育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78271.4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6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谭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奕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0;G03B21/54;G09B25/02;G09B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形态 教育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形态教育机器人,包括:固定箱;移动结构,其固定安置于固定箱内,且位于中心部位处;保护结构,其固定安置于固定箱上壁面,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通过发动电机,可变换形态,电机转动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也随之转动,使移动板上升,滚轮移动到固定箱上的第一移动槽底端接触地面,推动机器人便可四处移动,并且通过第一斜齿轮转动带动第三斜齿轮转动,通过第三斜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移动杆向固定箱内移动,使一对保护盖闭合,将连接箱上的显示屏以及投影仪保护起来防止损坏,实现自动变形,并且变形后可方便移动,并对显示屏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变形态教育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理想中的高仿真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材料学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科学界正在向此方向研究开发,现有的机器人广泛用于各个领域,而在教育中应用也比较多;
现有的现有教育机器人其结构大多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机身重量大,不方便移动,且由于使用过程中免不了磕碰,显示屏本身比较脆弱,一旦受到磕碰,十分容易损坏,导致整体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态教育机器人,以解决显示屏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形态教育机器人,包括:
固定箱;
移动结构,其固定安置于固定箱内,且位于中心部位处;
保护结构,其固定安置于固定箱上壁面,且位于中心部位处;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移动板、一对结构相同的转动杆、若干结构相同的滚轮、第一螺纹杆、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斜齿轮、电机以及第二斜齿轮;
所述固定箱为无上壁箱体结构,且其后壁面顶端中心线上开设有固定槽,并其内下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固定箱其左右壁面底端中心线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移动槽,且移动槽内左壁及右侧壁中心部位处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二移动槽,所述移动板活动嵌装于固定箱内,且其右壁面中心线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左右贯通的连接孔,并其上壁面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一对所述转动杆分别活动嵌装与移动板上的连接孔,且其两端分别活动贯穿于固定箱上的第二移动槽,若干所述滚轮分别固定安置于移动杆两端,且其一端分别活动嵌装于固定箱上的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螺纹杆其一端活动嵌装于固定箱上的转动孔,且其另一端活动贯穿于移动板上的第一螺纹孔,并与第一螺纹孔相旋接,一对所述第一斜齿轮由上至下分别固定套装于第一螺纹杆上,且其中一个第一斜齿轮位于第一螺纹杆顶端,所述电机固定安置于固定箱上的固定槽内上壁中心部位处,且其驱动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杆一端,所述第二斜齿轮固定安置于传动杆另一端,且与其中另一个第一斜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连接箱、一对结构相同的保护盖、一对结构相同的移动杆、第二螺纹杆、第三斜齿轮、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显示屏以及投影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奕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奕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82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额温枪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跌落试验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