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上料机械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75709.3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2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云(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六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生产 线上 机械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上料机械手系统,包括地轨,所述地轨上端设置有六轴机器人,所述六轴机器人左端设置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内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内侧底端均设置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顶端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顶端内侧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一端,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外部水平方向对应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块内部凹槽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块与凹槽的卡合实现快速更换夹爪的目的,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上料机械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在现阶段工业生产流水线上基本都是采用机械手进行上料,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在现阶段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因现场物料种类多,取料时需经常更换取料夹爪,现存的机械手基本上都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拆卸与组装从而实现对夹爪的更换,存在精度低、速度慢、适应性不足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上料机械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上料机械手系统,包括地轨,所述地轨上端设置有六轴机器人,所述六轴机器人左端设置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信号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内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内侧底端均设置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顶端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顶端内侧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一端,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外部水平方向对应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块内部凹槽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连接块外部顶端设置有夹爪,所述机械臂与第一连接块连接处底端设置有CCD相机,所述CCD相机通过信号连接有处理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齿条板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腔室左右两侧内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凹槽内部与信号连接块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信号连接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处理器通过信号线与交流电机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处理器通过信号线与六轴机器人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处上下左右四端均设置有红外光接收器且红外光接收器通过信号连与处理器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处上下左右四端均设置有红外光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CCD相机将采集的影像传输至处理器内部由处理器控制六轴机器人对机械臂位置的调整使机械臂上的红外光接收器与夹爪上的红外光发射器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进行信号传输,通过卡块与卡槽的连接实现夹住与机械臂的固定,从而实现夹爪的自动更换并具有精度高、速度快、适应性广的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上料机械手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云(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赛云(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5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装置及头戴电子产品
- 下一篇:一种夜间发亮的钟表用照明指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