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结构以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73179.9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2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金艳军;韩璐;张宇;张慧卿;王杨;宋佳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0/60 | 分类号: | B60L50/60;B62D25/20;H01M50/249;H01M50/2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结构 以及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以及车辆,该车身结构包括地板纵梁、车身横梁以及电池包安装件,电池包安装件安装在地板纵梁上,车身横梁与电池包安装件和地板纵梁搭接,电池包安装件上形成向下凸起的凸部且凸部与地板纵梁之间构成空腔,凸部上形成有供螺栓穿过的第一安装孔,凸部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同轴的螺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地板纵梁上安装电池包安装件,并且在电池包安装件上形成用于固定电池包的第一安装孔,从而使得电池包可以安装在车身结构上,以允许将的燃油车改造为纯电动车。此外,电池包安装件上形成有凸部,凸部与地板纵梁之间构成空腔,空腔的结构强度更高,使凸部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以便将电池包固定地更加稳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车开发和生产,已成为各大车辆生产厂家的重中之重。
目前,为了缩短开发周期及降低开发成本,车辆生产厂家考虑将已量产的燃油车改为电动车,但现有燃油车的车身结构的设计中,因为没有对承重载荷的专项需求,也没有专门的悬挂固定装置,所以不能在车身结构下方直接加挂电池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以及车辆,该车身结构能够在车身结构上加挂电池包,将已量产的燃油车改造为电动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包括地板纵梁、车身横梁以及电池包安装件,所述电池包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地板纵梁上,所述车身横梁与所述电池包安装件和地板纵梁搭接,所述电池包安装件上形成向下凸起的凸部且所述凸部与所述地板纵梁之间构成空腔,所述凸部上形成有供螺栓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凸部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的螺母。
可选地,所述凸部形成为开口向上的盒装结构,且包括凸部底壁和形成在凸部底壁四周的凸部侧壁,所述凸部底壁、所述凸部侧壁以及所述地板纵梁共同限定出所述空腔,所述第一安装孔形成在所述凸部底壁上。
可选地,所述地板纵梁形成为开口向上的槽状结构,且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纵梁侧壁和形成在两个所述纵梁侧壁之间的纵梁底壁,所述电池包安装件形成为开口向上的槽状结构,所述电池包安装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件侧壁、位于两个所述安装件侧壁之间的所述凸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凸部侧壁远离所述凸部底壁的一端与所述安装件侧壁之间的连接壁,所述安装件侧壁与所述纵梁侧壁贴合,所述连接壁与所述纵梁底壁贴合。
可选地,所述车身横梁包括横梁本体、连接在所述横梁本体与所述电池包安装件和车身横梁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形成为开口向上的槽状结构,且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件侧壁和形成在两个所述连接件侧壁之间的连接件底壁,所述连接件侧壁靠近所述地板纵梁的一端向外翻折以形成侧壁翻边,所述侧壁翻边搭接在所述纵梁侧壁上,所述连接件底壁靠近所述地板纵梁的一端朝向所述纵梁底壁延伸以形成底壁搭接边,所述底壁搭接边搭接在所述纵梁底壁、所述凸部以及所述连接壁上,所述底壁搭接边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
可选地,所述底壁搭接边包括向下凸起并朝向背离所述横梁本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形成在第一部分两侧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形状与所述凸部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一部分搭接在所述凸部上,所述第二安装孔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二部分搭接在所述纵梁底壁和所述连接壁上。
可选地,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地板纵梁内部的加强板,所述电池包安装件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加强板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可选地,所述地板纵梁形成为开口向上的槽状结构,且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纵梁侧壁和形成在两个所述纵梁侧壁之间的纵梁底壁,所述加强板形成为开口向上的槽状结构,且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加强板侧壁和形成在两个所述加强板侧壁之间的加强板底壁,所述加强板底壁与所述纵梁底壁贴合,所述加强板侧壁与所述纵梁侧壁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3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木工程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悬浮电动平移天窗型材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