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提高导线连接稳定性的电涌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02005.3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亮;陈洪亮;戴洪贤;丁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强宝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玉凤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提高 导线 连接 稳定性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提高导线连接稳定性的电涌保护器,包括机体、安装卡槽、接线槽和固定螺栓,所述机体一侧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卡槽,所述机体顶部和底部侧壁均开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共开设有多组,且接线槽内腔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接线槽一侧均固定开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一侧均固定开设有固定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导线位于导线槽内,通过螺栓与固定孔相互配合,可对压板进行固定,其中压板底部表面一体成型有内弧形限位座,通过内弧形限位座对导线顶部进行限位,通过内弧形限位座和压板相互配合,可有效提升导线连接处的稳定性,使用更加的安全,同时增加对电泳保护器的散热效果,从而大大增加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涌保护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提高导线连接稳定性的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浪涌保护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20V至380V的供电系统中,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适用于家庭住宅、第三产业以及工业领域电涌保护的要求。
但是,现有的电涌保护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的电涌保护器在使用过程中导线与电泳保护器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容易引发打火现象,使用非常的不安全,同时长时间使用后,电泳保护器上的稳定过高,且无法及时散除,从而大大增加使用时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提高导线连接稳定性的电涌保护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电涌保护器在使用过程中导线与电泳保护器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容易引发打火现象,使用非常的不安全,同时长时间使用后,电泳保护器上的稳定过高,且无法及时散除,从而大大增加使用时的危险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提高导线连接稳定性的电涌保护器,包括机体、安装卡槽、接线槽和固定螺栓,所述机体一侧表面固定开设有安装卡槽,所述机体顶部和底部侧壁均开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共开设有多组,且接线槽内腔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接线槽一侧均固定开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一侧均固定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导线槽上方通过固定孔可拆卸安装有压板,所述机体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翅片,机体一侧可通过安装卡槽与安装导轨进行连接,从而可对机体进行快速的安装固定,且拆卸也更加的便捷,机体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接线槽,机体顶部的接线槽为机体的进线口,机体底部的接线槽为机体的出线口,将导线两端分别与接线槽内腔的接线柱进行连接,通过旋转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可在表面螺纹的作用下对导线进行压紧,从而可对导线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对导线进行翻折,使导线位于导线槽内,通过螺栓与固定孔相互配合,可对压板进行固定,其中压板底部表面一体成型有内弧形限位座,通过内弧形限位座对导线顶部进行限位,通过内弧形限位座和压板相互配合,可有效提升导线连接处的稳定性,使用更加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底部表面一体成型有内弧形限位座,且内弧形限位座和导线槽相互配合,可提升对导线起到限位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扇,通过散热扇向散热翅片表面吹风,从而加速散热翅片表面的空气流速,从而可进一步的提升对机体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表面中部固定开设有导气孔,且导气孔位于散热扇底部,导气孔可对气体进行引流。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卡槽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均分管,且均分管均通过管道与导气孔相连过均分管可将气流均匀的分配到排气罩内。
进一步的,所述均分管表面固定焊接有排气罩,且排气罩数量与接线槽数量相同,通过排气罩可对导线接线柱进行降温,避免导线连接处温度过高烧坏机体,使用更加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强宝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强宝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02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