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CAN通信的手持式刹车行程标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1335.9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1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殿英;冯劲松;古欢民;雍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科怡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G01B21/00;G08C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凤云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山西综改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an 通信 手持 刹车 行程 标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CAN通信的手持式刹车行程标定器,包括电子线路板、四针公头连接器、操作按键、复位按键、检验按键;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第一电源转换电路、计数器、第一存储器和第一CAN通信模块,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和第一CAN通信模块均与四针公头连接器连接;电机控制器上连接有第二CAN通信模块和第二存储器,第二CAN通信模块和车载供电电源均与四针母头连接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操作按键控制刹车电机定角度转动,利用计数器记录操作按键操作次数,利用复位按键将刹车电机复位成初始状态,利用检验按键一次性控制刹车电机转至刹车行程测量角度,并采用踩踏脚踏刹车板配合检验是否刹车到位,刹车行程标定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刹车行程标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N通信的手持式刹车行程标定器。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增加,路面交通变化的复杂,在遇见紧急情况时,人为稍微疏忽就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此时再由人脚去主动踩踏脚踏板进行刹车已为时过晚,而AEBS(AdvancedEmergency Braking System),预先紧急制动体系,依传感器来监测前面车辆和目标车辆之间的相对速度和距离,计算即将发生的情况。在驾驶员没有进行主动刹车的危险情况下,使刹车电机紧急制动,可以自动避免碰撞或减轻其影响。现有AEBS一般只考虑探测到车辆的紧急情况后制动抱死,这样常会过刹车,导致翻车,无法适应路面交通的复杂变化以做出刹车电机转动对应比例的刹车角度。
实现适应路面交通的复杂变化以做出刹车电机转动对应比例的刹车角度的前提,必须准确的知道刹车电机的刹车行程和脚踏刹车板踩踏深度之间的匹配关系,然而现有安装有AEBS车辆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存在机械加工误差和车辆装配误差,即便是型号相同的车辆,脚踏刹车板踩踏总深度也各不相同,导致它们刹车电机的刹车行程也各不相同,刹车电机的刹车行程对应的电机输出轴旋转角度可以达到300°,然而大部分车辆的刹车电机的刹车行程对应的电机输出轴旋转角度均达不到300°,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刹车行程标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CAN通信的手持式刹车行程标定器,其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利用操作按键控制刹车电机定角度转动,利用计数器记录操作按键操作次数,进而获取刹车电机的刹车行程,利用复位按键将刹车电机复位成初始状态,利用检验按键一次性控制刹车电机转至刹车行程测量角度,并采用踩踏脚踏刹车板配合检验是否刹车到位,刹车行程标定准确,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CAN通信的手持式刹车行程标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标定器外壳、设置在手持标定器外壳内的电子线路板以及设置在手持标定器外壳上的四针公头连接器、用于控制刹车电机转动单次指定转动角度的操作按键、用于复位刹车电机的复位按键、用于控制刹车电机转动至刹车行程测量角度的检验按键;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以及均与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电源转换电路、计数器、用于存储刹车行程测量角度的第一存储器和用于与电机控制器通信控制刹车电机转动的第一CAN通信模块,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和第一CAN通信模块均与四针公头连接器连接;
电机控制器上连接有第二CAN通信模块、以及用于存储刹车电机单次指定转动角度和刹车行程测量角度的第二存储器,第二CAN通信模块和车载供电电源均与四针母头连接器连接,四针母头连接器和四针公头连接器适配。
上述的一种基于CAN通信的手持式刹车行程标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供电电源通过第二电源转换电路为电机控制器供电。
上述的一种基于CAN通信的手持式刹车行程标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供电电源为36V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和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均包括将36V直流电源转换为3.3V直流电源的芯片TPS57140-Q1。
上述的一种基于CAN通信的手持式刹车行程标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AN通信模块和第二CAN通信模块均包括SN65HVD230收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科怡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中科怡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13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外扩弧壁的互感器外壳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光伏发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