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80117.3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9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策;任传委;刘怀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然(南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20;H05K5/00;H05K7/20;F16H5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诗琦 |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电动汽车 驱动 系统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包括控制器壳体、变速器壳体、电机壳体和三相铜排,控制器壳体外侧设置三相铜排,三相铜排被电机后端盖包裹,变速器壳体、电机壳体均与控制器壳体相连。本实用新型将电机、变速器以及控制器的壳体整合设计为一体,集成度高,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大幅降低产品加工工艺以及后续的装配工艺的难度;将原本置于控制器内部的三相铜排移出,将其置于控制器壳体的外侧,包裹在电机后端盖中,将角接触密封变成平面密封,提升该处的密封性能,在保证强度与特征完整的同时,简化机构,降低装配难度,整合密封结构,在保证产品密封性的同时优化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驱动壳体,具体为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壳体。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纯电动汽车能够降低碳排放,节能环保。目前,现有的三合一一体式电动汽车壳体存在以下缺点:结构复杂、集成度不高,包括的非必要零件(例如密封圈)较多,相同功率,体积大;装配工艺困难、密封困难。总的来说,亟需进行优化,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度高、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密封性好、散热性好的一体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壳体。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包括控制器(PEU)壳体、变速器(GB)壳体、电机(EM)壳体和三相铜排(Busbar),控制器壳体外侧设置三相铜排,三相铜排被电机后端盖包裹,利用控制器壳体靠近电机后端盖的壳体外壁作为屏蔽板,将原本使用的角接触密封转变成平面密封,大幅提升该处的密封性能,保障控制器壳体内部各元器件间的良好通信,变速器壳体、电机壳体均与控制器壳体相连。利用PEU壳体靠近电机后端盖的壳体外壁对三相铜排进行冷却。
电机壳体包括内水套,内水套设置在电机壳体内侧,通过搅拌摩擦焊接层固连,取消电机内外水套之间密封圈,提升该处的密封性与散热性能。
控制器壳体为矩形。变速器壳体为圆柱形。电机壳体为圆柱形。三相铜排通过绝缘片固定在控制器壳体外侧表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减速箱、电机、控制器主壳体三者进行集成设计,采用高压铸造、搅拌摩擦焊和机加工三个工艺完成本发明的生产制造,减少了多余的连接零件,减小体积,降低成本,减少密封特征,提高产品的整体强度,提高初阶模态,提升电驱动产品整体的噪音、震动以及舒适(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电机壳体13的局部放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水套13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向为上、下、左、右。
如图1~3所示,一体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壳体本体1包括控制器(PEU)壳体11、变速器(GB)壳体12、电机(EM)壳体13和三相铜排(Busbar)14,壳体本体1的控制器壳体11的外侧设有三相铜排14,三相铜排14被电机后端盖2包裹,三相铜排14通过绝缘片与控制器壳体11的外表面密封固连,绝缘片使得三相铜排14不导电。
变速器壳体12以及电机壳体13为圆柱形,控制器壳体11为矩形。圆柱形变速器壳体12、圆柱形电机壳体13与矩形控制器壳体11固连成一个整体。控制器壳体11可加工形成绝缘层,然后三相铜排贴在控制器壳体上达到冷却效果。
电机壳体13包括内水套131,内水套131设置在电机壳体13内侧,通过搅拌摩擦焊接层固连,取消电机内外水套之间密封圈,提升该处的密封性与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然(南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蔚然(南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0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