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减速器壳体、主减速器总成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2856.8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0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曹娜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壳体 总成 汽车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减速器壳体、主减速器总成及汽车,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主减速器壳体包括: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第一壳体设置有容纳主减速器的主动齿轮的第一腔室,第二壳体设置有用于容纳主减速器的被动齿轮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还包括:进油道,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壁上,且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回油道,设置于第二壳体的外壁上,且与第二腔室连通;其中,第二腔室的轴心线指向回油道的延伸方向的第一射线,以及,同时垂直于第一腔室的轴心线和第二腔室的轴心线且由第一腔室的轴心线指向靠近回油道的第二射线,之间的角度为锐角。本申请的方案避免了润滑油快速失效和润滑不良等情况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主减速器壳体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前桥主减速器由主减壳体、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差速器、轴承等零部件组成。主减速器通常布置于前机舱下部,靠近发动机、排气管、油底壳和转向等系统。为了保证主减速器的内部齿轮和轴承之间的润滑及散热,通常主减壳体采用侧置进油道以保证润滑液飞溅,并通过顶置回油道依靠油液重力及飞溅效果实现回油,保证润滑油充分的流动。
由于前机舱空间布置限制、前桥离地间隙要求影响,有的主减壳体顶置回油道与发动机排气前端间隙并不能达到合适的要求;并由于前置吊臂安装孔及吊臂影响,主减壳体前部缺少有效的散热面积,散热效果较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主减速器会受到较大的热辐射影响,尤其对于极端情况,如重载、长时间运行,前桥发热明显,并受到排气前端较高温度热辐射,加剧主减速器内部温度增加,容易造成润滑油快速失效、润滑不良、油封密封效果下降或损坏,轴承寿命下降或轴承烧蚀等情况,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减速器壳体及汽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排气前端较高温度的热辐射加剧主减速器内部温度增加导致润滑油快速失效和润滑不良等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减速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容纳主减速器的主动齿轮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用于容纳主减速器的被动齿轮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还包括:
进油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回油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的轴心线指向所述回油道的延伸方向的第一射线,以及,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腔室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腔室的轴心线且由所述第一腔室的轴心线指向靠近所述回油道的第二射线,之间的角度为锐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环形吊臂安装结构。
可选的,所述回油道与其中一个所述环形吊臂安装结构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可选的,多个所述环形吊臂安装结构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主减速器壳体还包括散热片结构;
所述散热片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散热片结构与所述回油道分设于所述主减速器壳体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同轴的第一柱状部和第二柱状部;
所述回油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柱状部的侧壁上;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柱状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主减速器总成,包括主减速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主减速器壳体;
其中,所述主减速器的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主减速器的被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28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量电费核算分析工具
- 下一篇:发光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