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9582.7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3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许亚坡;林志东;洪燕东;徐宁;刘成;何俊蕾;叶念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04 | 分类号: | H03K17/04;H03K17/5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晶体管 驱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包括二极管DON、三极管QOFF、串联分压电路;串联分压电路由第一稳压二极管ZZ或第一电阻RZ、电容CZ构成;第一稳压二极管ZZ的阳极或第一电阻RZ的另一端与电容CZ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Z的阳极或第一电阻RZ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Z的另一端的连接点作为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PWM驱动信号。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成熟、可靠的功率晶体管驱动器/控制器,并通过串并联稳压电路对驱动电压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得到适合GaN HEMT的驱动信号,从而实现GaN HEMT的低成本、可靠、快速驱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驱动电路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氮化镓增强模式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在效率、封装尺寸和开关速度方面均优于其他传统功率晶体管,因而可以在功率转换器应用中提高功率密度。但与传统功率晶体管相比,GaN HEMT的栅极驱动阈值较小,因此需要合适、可靠、快速的驱动方案来实现GaN HEMT的开关动作。传统的功率晶体管驱动器由于针对硅器件,驱动电压会比较高,会超过GaN HEMT栅极电压限制,无法直接驱动GaN HEMT。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电压转换的氮化镓驱动电路。该方案通过在传统功率晶体管驱动器/控制器驱动回路中加入串并联稳压电路来实现电压转换,从而驱动GaN HEMT器件。
本实用新型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包括二极管DON、三极管QOFF、串联分压电路;
所述串联分压电路由第一稳压二极管ZZ或第一电阻RZ、电容CZ构成;所述二极管DON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QOFF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ON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QOFF的基极的连接点作为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ON的阴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OFF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Z的阴极或第一电阻RZ的一端、所述电容CZ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OFF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Z的阳极或第一电阻RZ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Z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Z的阳极或第一电阻RZ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Z的另一端的连接点作为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PWM驱动信号;所述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接至氮化镓晶体管的栅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QOFF是PNP型三极管。
作为优选实施例,进一步的,上述所述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还包括双向箝位稳压电路,所述双向箝位稳压电路的一端连接至氮化镓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双向箝位稳压电路的另一端接地。具体而言,所述双向箝位稳压电路由第二稳压二极管ZON、第三稳压二极管ZOFF构成;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ZON的阴极作为所述双向箝位稳压电路的一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ZON的阳极与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ZOFF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ZOFF的阴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9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预制台座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使用冰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