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防尘式轮毂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0072.3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1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7/00 | 分类号: | B60B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正南创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0 | 代理人: | 杨丽萍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尘 轮毂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防尘式轮毂单元,包括轮毂单元本体,所述轮毂单元本体的左侧设置有胶环,所述轮毂单元本体的左侧设置有套设在胶环表面的端盖,所述胶环的材质为可塑耐磨材料,所述胶环的右侧延伸至轮毂单元本体与端盖之间,所述胶环的左侧延伸至端盖的左侧并与端盖的左侧相互平齐。本实用新型通过胶环与接触物体的较大接触面对轮毂单元本体进行密封,能够避免轮毂单元本体与轮毂之间出现缝隙,通过端盖对胶环进行定位,能够避免胶环出现变形,便于对胶环进行更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轮毂单元防尘效果较差,配合面之间容易产生间隙,灰尘容易通过缝隙进入轮毂单元的内部,导致轮毂单元会出现失效的使用缺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单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防尘式轮毂单元。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轮毂单元在整车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轮毂单元在配合面之间容易产生间隙,灰尘容易通过缝隙进入轮毂单元的内部,导致轮毂单元会出现失效的使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防尘式轮毂单元,具备提高防尘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轮毂单元防尘效果较差,配合面之间容易产生间隙,灰尘容易通过缝隙进入轮毂单元的内部,导致轮毂单元会出现失效的使用缺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防尘式轮毂单元,包括轮毂单元本体,所述轮毂单元本体的左侧设置有胶环,所述轮毂单元本体的左侧设置有套设在胶环表面的端盖,所述胶环的材质为可塑耐磨材料,所述胶环的右侧延伸至轮毂单元本体与端盖之间,所述胶环的左侧延伸至端盖的左侧并与端盖的左侧相互平齐。
所述端盖右侧的横截面积与轮毂单元本体左侧的横截面积大小形状相同,所述端盖的表面开设有与轮毂单元本体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轮毂单元本体的表面套设有弹板,所述弹板的左侧与胶环的表面接触。
所述胶环的左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涂覆有密封油。
所述端盖的内部开设有环绕在胶环表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套设在胶环表面的束带,所述束带的内表面与胶环的表面接触。
所述胶环的内表面开设有波纹槽,所述波纹槽由若干个凸起与凹陷间隔排列组成,所述波纹槽与胶环为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胶环与接触物体的较大接触面对轮毂单元本体进行密封,能够避免轮毂单元本体与轮毂之间出现缝隙,通过端盖对胶环进行定位,能够避免胶环出现变形,便于对胶环进行更换,解决了现有的轮毂单元防尘效果较差,配合面之间容易产生间隙,灰尘容易通过缝隙进入轮毂单元的内部,导致轮毂单元会出现失效的使用缺陷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孔,能够便于对端盖进行固定,节省额外对端盖进行定位的操作步骤。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板,能够对胶环进行支撑,提高胶环与接触面之间的紧密性,防止胶环与接触面之间出现缝隙。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形槽,能够通过密封油对粘黏在胶环接触面上的灰尘进行聚集,提高胶环的密封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凹槽与束带,能够对胶环进行收缩,使胶环能够包裹在外置轴杆的表面。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波纹槽,能够提高胶环固定后的稳定性,避免胶环出现滑动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0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开启的安全控制台
- 下一篇:一种带燃气回燃的单元式燃气辐射采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