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梯度渗硫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7103.1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7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花;张昕辉;张一飞;杨丽娜;张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望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36 | 分类号: | C23C8/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松江区赵家***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梯度 电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梯度渗硫电极装置,包括垂直安装在炉体内腔左壁、右壁和上壁的绝缘柱,所述绝缘柱上固定有连接电源正极的导电柱,且导电柱的末端固定有增大电离面积的电极板,工件连接电源负极。导电柱连接阳极,电极板导电,电极板增大了电离面积,电离效果更好,提高了渗硫效果,导电柱呈筒状,可以沿着绝缘柱伸缩和旋转,能够改变电极板的电离位置,更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硫电极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梯度渗硫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航空领域轴类金属零件,为了增加表面硬度和润滑度,可以在工件表面采用真空梯度渗硫技术,这里就需要用到放电炉,放电炉在内壁设置阳极,放置工件的工装连接阴极,使工件表面渗硫,现有的只是通过简单的导电柱,这种电离面积小,效果不好,因此,如何增大电离面积,提高电离效果,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梯度渗硫电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梯度渗硫电极装置,包括垂直安装在炉体内腔左壁、右壁和上壁的绝缘柱,所述绝缘柱上固定有连接电源正极的导电柱,且导电柱的末端固定有增大电离面积的电极板,工件连接电源负极。
优选的,所述绝缘柱沿着炉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
优选的,所述电极板呈与炉体同轴线的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导电柱呈筒状,且导电柱套接在绝缘柱上,所述导电柱上螺纹连接有内端抵紧绝缘柱的紧固旋钮。
优选的,所述绝缘柱的截面呈圆形,且旋松紧固旋钮后导电柱能够绕着绝缘柱周向旋转以改变电极板的电离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导电柱连接阳极,电极板导电,电极板增大了电离面积,电离效果更好,提高了渗硫效果;
2、导电柱呈筒状,可以沿着绝缘柱伸缩和旋转,能够改变电极板的电离位置,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炉体;2、绝缘柱;21、导电柱;22、电极板;23、紧固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梯度渗硫电极装置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梯度渗硫电极装置,包括垂直安装在炉体1内腔左壁、右壁和上壁的绝缘柱2,绝缘柱2上固定有连接电源正极的导电柱21,且导电柱21的末端固定有增大电离面积的电极板22,工件连接电源负极。这样工件一端形成阴极,电极板22为阳极,两者之间存在的雾态硫,被电离,从而吸附在工件表面。绝缘柱2沿着炉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保证内部电离均匀。电极板22呈与炉体1同轴线的圆弧形。电离更均匀。导电柱21呈筒状,且导电柱21套接在绝缘柱2上,导电柱21上螺纹连接有内端抵紧绝缘柱2的紧固旋钮23。方便抽拉导电柱21,从而改变内外位置,改变电离位置。绝缘柱2的截面呈圆形,且旋松紧固旋钮23后导电柱21能够绕着绝缘柱2周向旋转以改变电极板22的电离位置。可以转动电极板22,改变电离位置,因为有的工件高,电极板22竖直,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望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望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7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冷绕型翅片管
- 下一篇:一种打印机线束连接线生产用开线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