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管加工用退火炉清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31992.2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7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潘张仁;李龙林;林立新;李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鹏业不锈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25/00 | 分类号: | F27D25/00;C21D1/26;C21D9/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管 工用 退火炉 清理 装置 | ||
1.不锈钢管加工用退火炉清理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轴端贯穿安装板(1)的表面并在所述安装板(1)的下端面和延伸柱(2)焊接固定,所述延伸柱(2)的外壁通过穿孔(9)和清扫盘(3)旋接,所述穿孔(9)贯穿在所述清扫盘(3)表面并在所述穿孔(9)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延伸柱(2)的底端旋接有储液腔(5),所述储液腔(5)的底端卡扣连接有扣盘(8),所述储液腔(5)的外壁焊接有导液腔(6),在所述导液腔(6)的外壁贯通焊接有清理刀(7),所述清理刀(7)采用三角形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清理刀(7)呈阵列分布,清理刀(7)的数量至少为八个,每一个所述清理刀(7)的表面均开设圆形结构开孔;所述清扫盘(3)的表面嵌设有若干个清扫条(4),所述清扫条(4)采用圆形空腔结构的超细纤维无尘布,每一个清扫条(4)的内部均填充有若干个圆形结构的含皂钢丝棉;所述储液腔(5)采用圆柱状空腔结构的ABS工程塑料,所述储液腔(5)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旋接延伸柱(2)的中心孔(51),所述中心孔(5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用于连接外部输液管的入液孔(52),所述储液腔(5)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控液管(55),所述控液管(55)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控液管(55)的一端衔接有引液管(54),在所述引液管(54)的表面贯通卡扣有若干个分液管(53),所述分液管(53)贯穿旋接固定在所述储液腔(5)的表面;所述扣盘(8)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柱(81)连接有存放盘(82),所述存放盘(82)的上表面旋接有入水管(83),所述入水管(83)的表面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存放盘(82)的下表面旋接有出水管(84),所述出水管(84)的表面安装有第三电磁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管加工用退火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柱(2)采用HTA2500型号电动推杆;所述电机采用YE3型号电机,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智能控制的PLC,所述PLC分别通过导线外接有按钮一、按钮二、按钮三、按钮四和按钮五,所述按钮一用于控制电机;所述按钮二用于控制延伸柱(2);所述按钮三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所述按钮四用于控制第二电磁阀;所述按钮五用于控制第三电磁阀;所述PLC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若干个驱动模块连接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所述PLC采用S7-200型号PLC,所述PLC的电源端口通过稳压模块连接有外部控制电源;所述按钮一、按钮二、按钮三、按钮四和按钮五均采用DS425防水按钮开关;所述驱动模块均采用L298N型号驱动模块;所述导线均采用防水导线,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均采用DN0850型号电磁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管加工用退火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盘(82)采用圆形结构的ABS工程塑料,所述存放盘(82)为两个圆形结构上下旋接而成,位于下端的圆形结构设置有2cm厚的圆形空腔,存放盘(82)的外壁距离所述储液腔(5)的外壁直线距离2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管加工用退火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84)的底端距离所述扣盘(8)的内壁1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管加工用退火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条(4)的长度不得低于10cm。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不锈钢管加工用退火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条(4)在旋转时需接触需要清理的退火炉外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管加工用退火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腔(6)采用圆形空腔结构的碳素合金钢,所述导液腔(6)的外部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分液管(53)的圆形开孔,所述分液管(53)的前端面和所述导液腔(6)的外壁内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不锈钢管加工用退火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液管(54)采用管状结构的316耐腐蚀钢管;引液管(54)通过分液管(53)固定在所述储液腔(5)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鹏业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鹏业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19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