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头部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20779.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1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迪迪隆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头部 调节 结构 | ||
一种机器人头部调节结构,包括头部、半齿轮、躯体、转筒、第一电机、转台和第二电机;头部下端设有摆臂,躯体上设有圆形通孔,且躯体上沿圆形通孔内壁设有滑槽,转筒上设有滑块;转筒上设有两组支撑柱,两组支撑柱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转轴,半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第一电机设置在转筒内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齿轮,转筒的上端设有开口槽;转台设置在转筒的下端,并与转筒的底部连接,转台上转动设置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与转筒的内壁连接;第二电机设置在转筒内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台连接。本实用新型使机器人的头部可在水平方向360度旋转,同时头部弯曲的角度增大,丰富了机器人的头部动作,且连接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智能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头部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即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通过可编程动作来执行各种任务,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操作机。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目前,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及其广泛,包括医疗行业、军事行业、教育行业和智能生活等。
随着机器人的普遍化,对于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要求也随之变高,而现有的机器人头部调节结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头部转动的变幅有限,且头部弯曲的角度普遍较小,头部动作幅度小直接导致了其头部动作不够多样化,降低了与人进行互动时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器人头部调节结构,使机器人的头部能够在水平方向360度旋转,并且加大了机器人的头部弯曲的幅度,使机器人的动作更加生动化和多样化。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头部调节结构,包括头部、半齿轮、躯体、转筒、第一电机、转台和第二电机;
头部下端设有摆臂,躯体位于头部下端,躯体上设有圆形通孔,且躯体上沿圆形通孔内壁设有滑槽;转筒设置在躯体内部,转筒上设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
转筒上设有两组支撑柱,两组支撑柱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转轴,半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上,且半齿轮的上端与摆臂连接;第一电机设置在转筒内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转筒转动连接;第二转轴上设有齿轮,转筒的上端设有开口槽,半齿轮的下端穿过开口槽并与齿轮啮合;
转台设置在转筒的下端,并与转筒的底部连接,转台上转动设置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与转筒的内壁连接;第二电机设置在转筒内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台连接。
优选的,滑块上设有圆槽,圆槽内设有滚珠,且滚珠与滑槽内壁接触。
优选的,头部与躯体之间设有弹性皮套,弹性皮套下端连接躯。
优选的,弹性皮套上端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与头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连接环上设有滑块,头部下端设有圆形滑槽,滑块与圆形滑槽配合。
优选的,躯体内部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优选的,滑块至少为三组,且三组滑块均匀设置在转筒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半齿轮与齿轮配合,机器人的头部能够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倾斜,使机器人能够完成点头和摇头晃脑的动作;转台与转筒配合,使机器人的头部能够360度旋转,废除了原有结构对其头部转动角度的限定;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牢固,操作简单,同时,本实用新型各结构相互独立,便于维护检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迪迪隆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迪迪隆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20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架运输吊具
- 下一篇:一种切梗机铜排链连接销钉拆卸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