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稳定座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88964.7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9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强;杨贵有;王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肖莎 |
| 地址: | 36102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稳定 座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稳定座椅结构,包括座椅本体、XY向转臂、多个第一控制电机、Z向转臂、多个第二控制电机、底板和第三控制电机;座椅本体与其下部的XY向转臂连接;多个第一控制电机安装在座椅本体与XY向转臂之间;Z向转臂与其上部的XY向转臂连接;多个第二控制电机安装在Z向转臂与XY向转臂之间;底板与其上部的Z向转臂连接;第三控制电机安装在底板与Z向转臂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三轴转角动态控制,能够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稳定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零部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但是,在转弯时,目前的汽车座椅不具有转角的自动调节及恢复功能,当汽车的车身将XYZ方向的转动偏移传递至座椅时,就会影响乘员的乘坐舒适性,随着汽车智能控制的逐渐普及,开发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并且具备转角自动稳定调节功能的座椅成为本行业提高乘坐舒适性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具备转角自动且稳定调节功能的汽车稳定座椅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稳定座椅结构,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将转角自动且稳定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稳定座椅结构,包括座椅本体、XY向转臂、多个第一控制电机、Z向转臂、多个第二控制电机、底板和第三控制电机;
所述座椅本体与其下部的所述XY向转臂连接;
多个所述第一控制电机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与所述XY向转臂之间;
所述Z向转臂与其上部的所述XY向转臂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控制电机安装在所述Z向转臂与所述XY向转臂之间;
所述底板与其上部的所述Z向转臂连接;
所述第三控制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板与所述Z向转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XY向转臂呈环形,所述XY向转臂沿X轴方向具有两个朝向环形中心的相对应的第一控制电机壳体安装环;所述座椅本体的下部具有两个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机壳体安装环相对应的第一控制电机输出端安装板;
两个所述第一控制电机的壳体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控制电机壳体安装环内;两个所述第一控制电机的输出端分别锁附于两个所述第一控制电机输出端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电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XY向转臂沿Y轴方向具有两个朝向环形中心的相对应的第二控制电机输出端安装环;所述Z向转臂的两端具有两个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机输出端安装环相对应的第二控制电机壳体安装环;
两个所述第二控制电机的壳体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控制电机壳体安装环内;两个所述第二控制电机的输出端分别锁附于两个所述第二控制电机输出端安装环内。
进一步的,所述Z向转臂底部具有第三控制电机壳体安装环;所述底板具有与所述第三控制电机壳体安装环相对应的第三控制电机输出端安装板;
所述第三控制电机的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三控制电机壳体安装环内,所述第三控制电机的输出端锁附于所述第三控制电机输出端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电机、所述第二控制电机和所述第三控制电机均装配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加速度传感器、磁力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
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8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勘探无线节点的抓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拆式配电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