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壳码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60319.4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4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宋亚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乃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1/00 | 分类号: | B65G61/00;B65G47/9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壳 机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壳码料机构,其包括用于传送外壳的输送带、用于对外壳进行转向的转向装置、用于码料的码料装置、用于控制码料装置随着码料装置上的外壳的数量改变而动态升降的抬升装置、用于将输送带上的外壳输送到码料装置的输送装置、以及机架,所述输送带、转向装置、码料装置、抬升装置和输送装置均安装于机架;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同步运作的第一气动手指和第二气动手指,所述第一气动手指用于将输送带上的外壳输送到转向装置,所述第二气动手指用于将转向装置上的外壳输送到码料装置。本申请具有改善人工码料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验孕棒外壳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壳码料机构。
背景技术
验孕棒具有验孕试纸、正面外壳(如图1所示)和反面外壳(如图2所示),验孕试纸装配于正面外壳和反面外壳组成的验孕棒外壳内部,正面外壳具有标志线指示口1和检测线指示口2,标志线指示口位于正面外壳长度方向的一端;反面外壳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出条3和第二凸出条4,第一凸出条3和第二凸出条4均位于反面外壳的内侧,第一凸出条3相比第二凸出条4更靠近反面外壳长度方向的中部。
随着机械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生产方式和技术的不断地推陈出新,智能化机器和自动化机器已经成为当前机械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采用人工码料的方式对生产好的外壳(正面外壳和反面外壳)进行装配。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一方面人工不稳定因素多,易磕碰,码料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另一方面,如果供料速度较快时,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容易造成人工码料与生产频率不匹配,出现人工断停,甚至可能会产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人工码料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壳码料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壳码料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外壳码料机构,包括用于传送外壳的输送带、用于对外壳进行转向的转向装置、用于码料的码料装置、用于控制码料装置随着码料装置上的外壳的数量改变而动态升降的抬升装置、用于将输送带上的外壳输送到码料装置的输送装置、以及机架,所述输送带、转向装置、码料装置、抬升装置和输送装置均安装于机架;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同步运作的第一气动手指和第二气动手指,所述第一气动手指用于将输送带上的外壳输送到转向装置,所述第二气动手指用于将转向装置上的外壳输送到码料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两个,两个技术方案分别用于对正面外壳和反面外壳进行码料,正面外壳长度方向的两端为非对称式结构,反面外壳长度方向的两端也为非对称式结构;第一气动手指将输送带上的外壳输送到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则将反面外壳和正面外壳进行转向,然后第二气动手指将转向装置上的转向后的外壳输送到码料装置进行码垛,使得所有正面外壳上的标志线指示口处于同一直线上、码料装置上的所有反面外壳上的第一凸出条在同一直线上,抬升装置随着码料装置上的外壳的数量改变而动态升降,保证外壳的码垛效果,如此循环。
一方面减少了人工码料的不稳定因素,减少了工作人员易磕碰的安全问题,既提高了码料效率低,也节省了人力成本高;另一方面,输送装置、转向装置、码料装置能够适应输送带的供料速度,使得码料过程能够与生产频率匹配,改善了人工码料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平移座、安装于平移座的升降座、驱动平移座从输送带向码料装置进行平移的平移件、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件,所述第一气动手指和第二气动手指均安装于升降座;将所述第一气动手指位于输送带上方、第二气动手指位于转向装置上方作为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一气动手指位于转向装置上方、第二气动手指位于码料装置上方作为第二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乃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乃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0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