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14728.0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詹伟;汪伟民;陈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利卡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管道 汇入 余热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绞龙外筒本体,所述绞龙外筒本体的表面套设有烟道转筒,所述烟道转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与绞龙外筒本体配合使用的支撑杆,所述烟道转筒表面的左侧连通有集烟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绞龙外筒本体、烟道转筒、支撑杆、集烟室、软管、连接管、流量控制机构、排气仓、盖板和接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回转炉不便于对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会浪费大量的热量,不能对余热进行回收后对绞龙外筒进行利用,影响绞龙外筒对物料的加工送料的问题,该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具备便于对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煅烧、焙烧或干燥粒状及粉状物料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回转炉,回转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温度的烟气,需要使用到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现有回转炉不便于对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会浪费大量的热量,不能对余热进行回收后对绞龙外筒进行利用,影响绞龙外筒对物料的加工送料,因此需要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来填补无法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的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具备便于对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回转炉不便于对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会浪费大量的热量,不能对余热进行回收后对绞龙外筒进行利用,影响绞龙外筒对物料的加工送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绞龙外筒本体,所述绞龙外筒本体的表面套设有烟道转筒,所述烟道转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与绞龙外筒本体配合使用的支撑杆,所述烟道转筒表面的左侧连通有集烟室,所述集烟室的表面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集烟室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腔设置有与软管配合使用的流量控制机构,所述连接管远离软管的一侧连通有排气仓,所述排气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套设有扇叶,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管配合使用的固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环绕于烟道转筒的内腔,所述软管的数量为六个,且均匀分布于集烟室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软管的两侧与集烟室和连接管的连接处均通过接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靠近排气仓的一侧与排气仓的连接处通过法兰进行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盖板靠近排气仓的一侧与排气仓接触,所述盖板的右侧与盖板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表面与扇叶的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轮靠近连接管内壁的一侧与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绞龙外筒本体、烟道转筒、支撑杆、集烟室、软管、连接管、流量控制机构、排气仓、盖板和接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回转炉不便于对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会浪费大量的热量,不能对余热进行回收后对绞龙外筒进行利用,影响绞龙外筒对物料的加工送料的问题,该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具备便于对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流量控制机构,用于连接管中测量气体的体积流量和总量,方便使用者进行观察记录。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杆,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绞龙外筒本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软管,可以起到连接作用,方便对气体进行输送。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管,方便对气体进行输送,通过设置接头,方便使用者对软管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使用者将软管进行连接,通过设置法兰,方便对连接管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利卡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利卡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4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诊内科临床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塞环装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