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14728.0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詹伟;汪伟民;陈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利卡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管道 汇入 余热 回收 利用 系统 | ||
1.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绞龙外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外筒本体(1)的表面套设有烟道转筒(2),所述烟道转筒(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与绞龙外筒本体(1)配合使用的支撑杆(3),所述烟道转筒(2)表面的左侧连通有集烟室(4),所述集烟室(4)的表面设置有软管(5),所述软管(5)远离集烟室(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内腔设置有与软管(5)配合使用的流量控制机构(7),所述连接管(6)远离软管(5)的一侧连通有排气仓(8),所述排气仓(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盖板(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机构(7)包括固定柱(701),所述固定柱(701)的表面套设有扇叶(702),所述固定柱(7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管(6)配合使用的固定轮(7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环绕于烟道转筒(2)的内腔,所述软管(5)的数量为六个,且均匀分布于集烟室(4)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5)的两侧与集烟室(4)和连接管(6)的连接处均通过接头(10)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6)靠近排气仓(8)的一侧与排气仓(8)的连接处通过法兰进行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9)靠近排气仓(8)的一侧与排气仓(8)接触,所述盖板(9)的右侧与盖板(9)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炉多管道汇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701)的表面与扇叶(702)的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轮(703)靠近连接管(6)内壁的一侧与连接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利卡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利卡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47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诊内科临床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塞环装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