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组装点胶系统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8930.2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7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方军华;邹志伟;汪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扬明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3/02;B05C11/00;B05C9/14;B05D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罗洋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组装 系统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组装点胶系统及设备,自动组装点胶系统包括:自动组装模块,自动组装模块用于定位装配前的镜片;上料模块,上料模块与自动组装模块相连,上料模块用于移动镜片至自动组装模块;上胶模块,上胶模块用于对自动组装模块装配好后的光导管进行点胶;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自动组装模块装配好后的光导管的尺寸,检测模块还与上胶模块电连接,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上胶模块对光导管的点胶量和点胶位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组装点胶系统及设备实现了自动上料、组装、点胶及烘烤作业,直接产出成品,省时省力,大大提升了光导管制作的精度与效率,实现了多面上的灵活翻转点胶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导管的点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组装点胶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光导管制作通常是采用人工上镜片,手动组装点胶的方法,通过使用镊子夹取镜片放到治具槽中,镜片的定位也依靠操作人员来移动,然后进行点胶固化以及成品尺寸的检测等,具体的点胶量也是由人工控制,导致精确度较低,容易对产品外观造成二次污染,从而需增加FQC的外观清洁检验及擦拭的工序,既耗费工时又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光导管制作时人工组装效率低,人工检测工时长以及由于上胶量不易控制对产品外观造成二次污染等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组装点胶系统及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自动组装点胶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自动组装点胶系统包括:
自动组装模块,所述自动组装模块用于定位装配前的镜片;
上料模块,所述上料模块与所述自动组装模块相连,所述上料模块用于移动所述镜片至所述自动组装模块;
上胶模块,所述上胶模块用于对所述自动组装模块装配好后的光导管进行点胶;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自动组装模块装配好后的所述光导管的尺寸,所述检测模块还与所述上胶模块电连接,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上胶模块对所述光导管的点胶量和点胶位置。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上料模块将镜片置于自动组装模块,再利用检测模块对上料模块、自动组装模块和上胶模块的实时检测,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流程,省时省力,极大提升了自动组装点胶的精度与效率。
较佳地,所述上料模块包括机械手和电机部件,所述电机部件与所述机械手相连,所述电机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手的移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机械手实现自动上料,缩短了取放镜片的工作时长,增强了取放镜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了上料过程的工作效率。
较佳地,所述自动组装模块包括旋转组装治具,所述旋转组装治具上设有若干个吸附面和若干个定位块,若干个所述定位块位于若干个所述吸附面的下方。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定位块的使用实现较精准的自动定位,加快自动组装的速度,从而提高了自动组装过程的工作效率。
较佳地,所述上胶模块包括三轴点胶单元和治具组件,所述三轴点胶单元位于所述治具组件的上方。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三轴点胶单元与治具组件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光导管的便捷上胶,配置合理的点胶量,确保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较佳地,所述治具组件还包括顶部夹具和底部夹具,所述顶部夹具和所述底部夹具用于将所述光导管固定于两者之间。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顶部夹具和底部夹具实现对光导管四边的灵活翻转点胶,加快了点胶速度,大大缩短点胶过程的工作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扬明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扬明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8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园林苗木给水袋
- 下一篇:光模块鼠笼转子组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