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纤维拉挤成型系统和拉挤成型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8851.8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6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孚迪(上海)制造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李新新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纤维 成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纤维拉挤成型系统和拉挤成型物,用于生产拉挤成型物,所述拉挤成型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纤维的供应装置、用于成型的成膜装置、用于压制并可移动的压制装置、用于固化的固化装置、用于修整的铣刀以及用于从供应装置中抽取纤维的牵拉装置,所述供应装置、成膜装置、压制装置、固化装置及铣刀依次设置,所述牵拉装置沿拉挤成型物的移动方向可移动地设于供应装置的后面,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供应装置、成膜装置、压制装置、固化装置、铣刀及牵拉装置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连续高效率生产由纤维制成的型材,且该型材在强度、弯曲和抗扭刚度方面得到了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挤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纤维拉挤成型系统和拉挤成型物。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汽车的蓬勃发展,各汽车厂在不断推出新车型的同时,要求生产线高节拍、高柔性、高稳定性、轻量化、占地少,因此越来越多的由纤维制成的型材被用于车辆制造中,纤维制成的型材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生产高强度纤维型材是各大供应商及主机厂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纤维拉挤成型系统和拉挤成型物,可连续高效率生产由纤维制成的型材,且该型材在强度、弯曲和抗扭刚度方面得到了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纤维拉挤成型系统,用于生产拉挤成型物,所述拉挤成型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纤维的供应装置、用于成型的成膜装置、用于压制并可移动的压制装置、用于固化的固化装置、用于修整的铣刀以及用于从供应装置中抽取纤维的牵拉装置,所述供应装置、成膜装置、压制装置、固化装置及铣刀依次设置,所述牵拉装置沿拉挤成型物的移动方向可移动地设于供应装置的后面,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供应装置、成膜装置、压制装置、固化装置、铣刀及牵拉装置电连接。纤维可以是可热变形且柔性的有机片,以使得其可以在卷轴上卷起,例如可放在供应装置中的之字形层中。有机板尤其可以是连续的纤维增强的塑料坯件,其可以通过热和/或机械的影响而变形,此时不需要预成型装置和注射装置,并且有机板可以以片状形式以有机片形式被加工成最终产品的半成品,通过在供应装置中提供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带有有机片的容器从而提供有机层并将预定的厚度的有机物制成的拉挤物的预定厚度,进而将有机片供给到成膜装置中。如果将多个有机片材同时送入成膜装置中,则成膜装置中会形成多层半成品,然后将其传递到压制装置上。牵拉装置可沿系统的生产方向移动通过成膜装置、压制装置、固化装置及铣刀,并可在压制过程中将闭合的压制装置从生产方向上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而压制装置在到达第二位置后自动打开,然后移回到第一位置,以便在第一位置再次关闭并开始下一个压制过程。因为通过拉挤成型系统实现了连续生产,即例如用于压制过程的不间断的生产,所以至少压制装置相对于先前和随后的系统装置是可移动的,特别是在系统的生产方向上可进行线性地移动。计算压制装置从起点到终点的移动距离,以使拉挤成型在装置中完成,并且在将最终拉挤成型的成品释放到终点之后,压制装置有足够的时间逆着生产方向返回起点。这意味着压制装置在起点处关闭并在终点处打开,并在压制装置之后连续布置一个牵拉装置,即在不中断通过系统的运动的情况下,从供给装置以及通过各个系统部件收集物料。压制装置优选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系统中,即在压紧过程中,牵拉装置将压制装置从起始位置拉到最终位置,并且压制装置在到达最终位置并释放拉挤成型物之后通过驱动器从最终位置移回到起始位置。这意味着,压制装置必须在最终位置自动连接到驱动器,以便它可以将其移回到起始位置,而在开始位置,必须将压制装置与驱动器脱开,以便牵拉装置可以将压制装置沿生产方向拉动。压制装置也可以通过驱动器从开始位置移动到结束位置。压制装置的这种运动必须与牵拉装置同步,或者由牵拉装置引起的拉挤运动必须与之同步,以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所述供应装置包括筒子架,所述筒子架上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并卷绕有用于拉挤成型的纤维的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孚迪(上海)制造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爱孚迪(上海)制造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8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保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SAM1610碳粉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