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防爆结构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97586.1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7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雄;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50/249;H01M50/258;H01M50/30;B60L50/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防爆 结构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防爆结构及车辆。包括多个电芯,电芯的顶端设有底板,底板对应电芯的防爆阀位置处设置,底板的顶端设有顶盖,底板与顶盖之间形成排气通道,底板上设有薄弱区,当防爆阀喷射时,薄弱区可与底板分离并为喷射物进入排气通道提供通道。本公开设置了底板和顶盖,并形成排气通道,当电芯热失控时,防爆阀会向外喷射,由于底板直接设置在电芯的顶端,且位于两个极柱之间,防爆阀的喷射物得以直接穿过薄弱区而进入排气通道内,并经由排气通道向外部排放。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防爆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国家强制标准的实施,增加了对电池包热扩散的要求。这是因为电芯热失控会引起电池包的热扩散,需要保证在报警后5分钟内电池包不能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当其中一个电芯热失控时,高压喷射出的高温火焰、高温气体、颗粒物会从顶部迅速向相邻电芯扩散,引发相邻电芯的热失控,引发电池包爆炸或出现明火,可能导致无法满足国家强制标准关于热扩散的要求,这时则需要通过延长防爆阀喷射物的热扩散时间以便为后期抢修争取时间。
目前模组的一般设计为在电池模组的上方或下方设置导流腔室,并在导流腔室上设置薄弱区,然后在防爆阀与薄弱区之间设置引导部,从而防爆阀的喷射物得以冲破薄弱区并经引导部到达导流腔室内,再经过导流腔室排放,通过喷射物在导流腔室内的扩散,则可有效起到延迟热扩散的需求。上述方案虽然在极大程度上起到了延迟热扩散的效果,但是导流腔室的设置会占据一定的竖向空间,且设置引导部也会增加防爆阀与导流腔室之间的连接难度,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电池模组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防爆结构及车辆。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防爆结构,包括多个电芯,电芯的顶端设有底板,底板对应电芯的防爆阀位置处设置,底板的顶端设有顶盖,底板与顶盖之间形成排气通道,底板上设有薄弱区,当防爆阀喷射时,薄弱区可与底板分离并为喷射物进入排气通道提供通道。
可选的,顶盖包括位于底板上方的顶板以及位于顶板的下端两侧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的底端与底板连接,顶板、限位结构以及底板之间形成排气通道。
可选的,底板的两侧设有延伸板,延伸板对应极柱处均开设有用于极柱伸出的贯穿孔,顶盖的两侧设有侧盖,位于同侧的延伸板与侧盖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极柱的侧边腔体。
可选的,底板与延伸板之间构成平板结构,平板结构的四周设有向下延伸并包裹在电池模组外侧的裙板,侧盖上设有用于与相对应的裙板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板。
可选的,底板、延伸板以及裙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的,限位结构为U型板,U型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顶盖和侧盖连接。
可选的,排气通道的两端延伸设有导气部,导气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出气口。
可选的,多个电芯之间间隔设有隔板。
可选的,薄弱区为开设在底板上的通孔和胶结在通孔顶部的第一隔热板;
或,
薄弱区为厚度小于底板且与底板一体化设置的第二隔热板。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防爆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7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用于高淬透性中碳钢的油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龙门铣臂架的找正翻转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