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燃料散货船高低压燃气供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8813.X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6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华;吴南祥;袁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9/02 | 分类号: | F17C9/02;F17C6/00;F17C13/00;F17D1/065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散货 低压 燃气 供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燃料散货船高低压燃气供气系统。该双燃料散货船高低压燃气供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LNG加气站,LNG加气站至少连接有一个LNG燃料罐,LNG燃料罐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变频式浸没泵,变频式浸没泵连接有日用柜,日用柜中的LNG经高压供气单元气化成高压CNG,高压CNG经主机供气阀组进入高压双燃料主机,日用柜中的气液混合物经低压供气单元气化成低压CNG,低压CNG进入缓冲罐,缓冲罐通过锅炉供气阀组为双燃料锅炉提供低压CNG,缓冲罐通过发电机供气阀组至少为一个双燃料低压发电机提供低压CNG。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船舶采用燃料油为燃料,不能满足环保性公约及区域性SOX排放限值的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燃料散货船高低压燃气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MARPOL公约73/78附则Ⅵ要求2016年1月1日后的新建船舶在ECA区(EmissionControl Area,排放控制区)的NO X的排放要符合TierⅢ标准。对于SO X排放而言,2020年1月1日以后,在任何区域航行的船舶,其燃油硫含量必须达到0.5%m/m以下。对于在ECA航行的船舶,2015年1月1日以后,燃油硫含量必须达到0.1%m/m以下。
由于国际海事组织对废气排放指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采用燃料油为燃料的现有船舶已不能满足环保性公约及区域性SOX排放限值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以LNG为燃料,高效、环保的双燃料散货船高低压燃气供气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双燃料散货船高低压燃气供气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燃料散货船高低压燃气供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LNG加气站,LNG加气站至少连接有一个LNG燃料罐,LNG燃料罐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变频式浸没泵,变频式浸没泵连接有日用柜,日用柜中的LNG经高压供气单元气化成高压CNG,高压CNG经主机供气阀组进入高压双燃料主机,日用柜中的气液混合物经低压供气单元气化成低压CNG,低压CNG进入缓冲罐,缓冲罐通过锅炉供气阀组为双燃料锅炉提供低压CNG,缓冲罐通过发电机供气阀组至少为一个双燃料低压发电机提供低压CNG。LNG加气站为LNG燃料罐提供LNG,LNG通过变频式浸没泵进入日用柜,日用柜确保高压双燃料主机、双燃料锅炉以及双燃料低压发电机正常供气容量,日用柜中的液相LNG进入高压供气单元气化成高压CNG,为高压双燃料主机提供燃料;日用柜中的气液混合物进入低压供气单元气化成低压CNG,为双燃料锅炉以及双燃料低压发电机提供燃料。充分利用进入日用柜的LNG,高效、环保。
优选的,所述LNG燃料罐连接有BOG压缩单元,LNG燃料罐中的BOG经BOG压缩单元转化为低压CNG,低压CNG进入缓冲罐后为双燃料锅炉和双燃料低压发电机提供燃料。充分利用LNG燃料罐中的BOG,BOG经BOG压缩单元转化为低压CNG,可为双燃料锅炉和双燃料低压发电机提供燃料。
优选的,所述BOG压缩单元包括与LNG燃料罐连接的雾气分离器,雾气分离器连接有BOG加热器,BOG加热器至少连接有一个BOG压缩机,每个BOG压缩机对应连接一个BOG冷却器。从LNG燃料罐出来的BOG进入雾气分离器,雾气分离器将液体和可能的固体颗粒物过滤掉,BOG经BOG加热器升温后,进入BOG压缩机转化成低压CNG,低压CNG经BOG冷却器降温后进入缓冲罐,液相LNG随着温度升高再次气化为BOG加入到气相BOG被利用。
优选的,所述高压供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与日用柜连接的高压液压泵,高压液压泵连接有高压气化器。日用柜内的液相LNG由高压液压泵进入高压气化器,气化成高压CNG为高压双燃料主机提供燃料。
优选的,所述低压供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与日用柜连接的低压气化器,每个低压气化器对应连接有一个低压加热器。日用柜将气液混合物输送至低压气化器,气化成低压CNG,低压CNG经低压加热器升温后进入缓冲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8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人身安全的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境土壤监测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