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形成面光源的LED封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58353.0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7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皓云;王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艾笛森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54;H01L33/50;H01L33/64 |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周青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光源 led 封装 结构 | ||
形成面光源的LED封装结构,属于LED封装技术领域。包括铝基板、LED芯片、封装胶层,其特征是,所述LED芯片为多块,多块LED芯片均匀分布并安装于铝基板上,构成面光源;所述封装胶层覆盖于该面光源上,所述封装胶层的外围设有一圈围墙胶封边;所述封装胶层包括下部的荧光胶层、上部的透明胶层。本实用新型将多块LED芯片封装于一体,形成面光源,且LED芯片采用倒装芯片激发,搭配带有荧光胶层的封装胶,使发光面更加广阔、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形成面光源的LED封装结构,属于LED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封装是指发光芯片的封装,不仅要求能够保护发光芯片,而且还要能够透光。传统的LED封装内一般只有单颗LED芯片,且发光光色单一,不能满足实际照明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形成面光源的LED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形成面光源的LED封装结构,包括铝基板、LED芯片、封装胶层,其特征是,所述LED芯片为多块,多块LED芯片均匀分布并安装于铝基板上,构成面光源;所述封装胶层覆盖于该面光源上,所述封装胶层的外围设有一圈围墙胶封边;所述封装胶层包括下部的荧光胶层、上部的透明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LED芯片呈多行分布,相邻两行的LED芯片交错间隔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胶层由下部的第一荧光胶层、上部的第二荧光胶层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LED芯片位于第一荧光胶层中,所述第二荧光胶层位于LED芯片之上,所述第二荧光胶层中的荧光粉疏于第一荧光胶层中的荧光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荧光胶层中,荧光粉均匀分布于LED芯片周围;所述第二荧光胶层中,荧光粉均匀分布于LED芯片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围墙胶呈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LED芯片为倒装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倒装芯片上下间距:0.2mm-0.7mm。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胶层高度为1.5mm-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将多块LED芯片封装于一体,形成面光源,且LED芯片采用倒装芯片激发,搭配带有荧光胶层的封装胶,使发光面更加广阔、更加均匀;
2)由于LED芯片位于第一荧光胶层,第一荧光胶层内的荧光粉密度大于第二荧光胶层,第一荧光胶层与LED芯片直接接触,可便于充分吸收LED芯片所产生的热量,再由第二荧光胶层、透明胶层进行散热排出,使LED成品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3)将封装腔分隔成透明胶层、第二荧光胶层、第一荧光胶的三层结构,可实现不同的发光光色效果,不同发光角度CCT差异较小,使得各个角度观察到的颜色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图中:铝基板1、LED芯片2、封装胶层3、围墙胶4、透明胶层5、第一荧光胶层6、第二荧光胶层7、荧光粉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形成面光源的LED封装结构,包括铝基板1、LED芯片2、封装胶层3,LED芯片为多块,多块LED芯片均匀分布并安装于铝基板上,LED芯片呈多行分布,相邻两行的LED芯片交错间隔分布,构成面光源。封装胶层覆盖于该面光源上,封装胶层的外围设有一圈围墙胶4封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艾笛森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艾笛森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8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摆仪式对称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草地用割草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