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现骨架快速推送以及定位测量标记和检测的辅助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54391.9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5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东;陈卫华;刘斌;徐匡;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5H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 地址: | 3114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骨架 快速 推送 以及 定位 测量 标记 检测 辅助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骨架快速推送以及定位测量标记和检测的辅助设备,涉及拖曳线列阵装配领域,包括骨架推送机构、测量标记装置、拉力装置和基础工作台,所述骨架推送机构设于基础工作台的一端用于输送骨架,拉力装置安装在基础工作台的另一端用于拉伸缆绳并实时反馈拉力值;该基础工作台上设有行走轨道,用于活动连接测量标记装置,使测量标记装置沿行走轨道水平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实骨架现快速推送以及定位测量标记和检测的辅助设备,可完成骨架自动推送的工作,降低劳动强度,并通过自动测量以及标记和完成定位后的检测,从而提高定位精度以及测量结果的控制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曳线列阵装配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骨架快速推送以及定位测量标记和检测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拖曳线列阵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对安装水听器的骨架进行安装与定位。在装配时需要将骨架手工推送至大致位置,并对缆绳接口进行编绳;使用电动葫芦与电子吊秤以设计拉力拉直装有骨架的缆绳,对骨架需要安装的位置使用直尺测量并进行使用标记;手工完成穿橄榄与骨架定位后再次使用直尺进行复测,确认安装骨架满足指标要求。在现有条件下装配骨架推送过程中,骨架与缆绳的摩擦力过大,骨架推送过程费力且需两人配合;骨架定位测量受测量工具限制,人工测量过程和测量精度控制管理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现骨架快速推送以及定位测量标记和检测的辅助设备,解决了骨架推送需多人配合、耗时耗力、骨架定位检测及骨架安装精度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实现骨架快速推送以及定位测量标记和检测的辅助设备,包括骨架推送机构、测量标记装置、拉力装置和基础工作台,所述骨架推送机构设于基础工作台的一端用于输送骨架,拉力装置安装在基础工作台的另一端用于拉伸缆绳并实时反馈拉力值;该基础工作台上设有行走轨道,用于活动连接测量标记装置,使测量标记装置沿行走轨道水平运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骨架推送机构的两端分别设有收卷架和放线架,二者之间区域设置骨架卡位工装、收放位置传感器、金属感应传感器和骨架推送控制平台,收卷架用于卡装待穿引缆绳并进行收卷,放线架上设有金属引出绳,该金属引出绳端部设置便捷卡扣用于卡装缆绳,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穿好缆绳的骨架卡装在骨架卡位工装上,由骨架推送控制平台控制放线架进行收卷,收放位置传感器设于金属感应传感器和骨架卡位工装之间,用于检测缆绳放线长度并反馈至骨架推送控制平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标记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位移电机、轮廓传感器、光校准标记线、测量标记控制平台、激电动划线机构和电池,由测量标记控制平台控制位移电机驱动测量标记装置沿行走轨道水平运动,位移电机下端设置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测量标记装置的位置,轮廓传感器用于扫描骨架的安装位置,轮廓传感器旁设有用于划线标记缆绳的电动划线机构和用于对齐缆绳起始刻度的激光校准标记线,电池向测量标记控制平台和位移电机供电。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拉力装置包括拉力传感器、丝杆、变频电机、工控机控制平台、斜撑和限位传感器;完成骨架穿引的缆绳两端分别固定在拉力传感器和基础工作台上,拉力装置通过斜撑支撑在地面上,该拉力装置上设有工控机控制平台用于控制变频电机,拉力传感器安装在丝杆上,在变频电机的驱动下沿丝杆水平运动,使缆绳拉伸,并检测拉力值反馈至工控机控制平台;限位传感器设于拉力装置上远离变频电机的一端,用于限制拉力传感器的移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标记控制平台和工控机控制平台之间通过无线传输实现数据交互,所述测量标记装置上设有无线传输天线,工控机控制平台340通过网线与外部信息系统互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实骨架现快速推送以及定位测量标记和检测的辅助设备,可完成骨架自动推送的工作,降低劳动强度,并通过自动测量以及标记和完成定位后的检测,从而提高定位精度以及测量结果的控制管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4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