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出风口壳体的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3210.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2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鑫;孙楠平;严迪锋;周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风口 壳体 脱模 机构 | ||
1.一种汽车出风口壳体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模机构(1)包括沿着第一方向(X)推动的顶针机构(2)和斜顶机构(3);
所述斜顶机构(3)在沿着第一方向(X)推动的同时还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X)推动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为出模方向;
所述斜顶机构(3)包括对称设置在出模方向的两侧且顶端用于产品扣位成型的第一斜顶(31)和第二斜顶(32),且所述第一斜顶(31)具有沿着第一方向(X)推动和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移动的运动轨迹,所述第二斜顶(32)具有沿着第一方向(X)推动和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三方向(Y′)移动的运动轨迹,其中,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三方向(Y′)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壳体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针机构(2)包括沿着第一方向(X)推动的顶针(21),所述顶针(21)与出风口壳体(5)接触的一侧设置凹槽(211),对应的,出风口壳体(5)设置与所述凹槽(211)匹配的凸块(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壳体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顶机构(3)包括使得所述第一斜顶(31)和所述第二斜顶(32)在沿着第一方向(X)推动的过程中可以分别沿着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Y′)移动的斜顶块(33);
所述斜顶块(33)包括用于所述第一斜顶(31)滑行的第一滑槽(331)、以及用于所述第二斜顶(32)滑行的第二滑槽(332);
所述第一滑槽(331)恰好容纳所述第一斜顶(31),所述第二滑槽(332)恰好容纳所述第二斜顶(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壳体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槽(331)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顶(31)的侧面相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斜顶(31)向外侧倾斜的第一倾斜定位斜面(331-1),所述第二滑槽(332)具有与所述第二斜顶(32)的侧面相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斜顶(32)向外侧倾斜的第二倾斜定位斜面(33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壳体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顶机构(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斜顶(31)和所述第二斜顶(32)连接的斜顶座(35),所述斜顶座(35)具有用于所述第一斜顶(31)和所述第二斜顶(32)在分别朝着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Y′)移动过程中滑行的第一导轨(35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壳体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顶机构(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斜顶(31)和所述第二斜顶(32)连接的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远离所述第一斜顶(31)和所述第二斜顶(32)的一端连接有斜顶座(35);
所述连接杆(34)具有用于所述第一斜顶(31)和所述第二斜顶(32)在分别朝着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Y′)移动过程中滑行的第二导轨(341);
对应的,所述第一斜顶(31)具有与所述第二导轨(341)匹配滑行的第一凹槽(311),所述第二斜顶(32)具有与所述第二导轨(341)匹配滑行的第二凹槽(3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壳体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针机构(2)包括与所述顶针(21)远离出风口壳体(5)的一端连接的顶针座(2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壳体的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模机构(1)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顶针机构(2)和所述斜顶机构(3)沿着第一方向(X)推动的导向块(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32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用软体油箱
- 下一篇:一种胶合板安全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