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驾驶室及操作间防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6828.6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2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屯;毛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龙车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4 | 分类号: | B61C17/04;B61C17/00;B61D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0633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室 操作 间防烫 装置 | ||
1.驾驶室及操作间防烫装置,包括司机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耐火材料支座(2),所述耐火材料支座(2)包括卡架(201)、耐火材料(202)、加强筋(203)、顶部空间层(204)、覆盖板(205),所述耐火材料支座(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驾驶室顶部钢板(4),所述驾驶室顶部钢板(4)包括固定支座(401)、一号引流板(402)、挡板(403)、顶部钢板(404)、耐温保护层(405)、二号引流板(406),所述司机室(1)的一侧设置有开合门(6),所述开合门(6)的内侧设置有玻璃窗(5),所述开合门(6)的外侧设置有把手(7),所述司机室(1)的下端设置有驾驶室安装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及操作间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架(201)位于顶部空间层(204)的两侧,所述覆盖板(205)覆盖顶部空间层(204)的上端,所述耐火材料(202)位于顶部空间层(204)与覆盖板(205)之间,所述加强筋(203)位于顶部空间层(20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及操作间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202)砌筑在顶部空间层(204)与覆盖板(205)之间并填满,所述顶部空间层(204)与覆盖板(205)之间的距离为40-60cm,所述卡架(201)与顶部空间层(204)之间设置有焊接架,所述顶部空间层(204)的两侧通过焊接架与卡架(20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203)浇注在顶部空间层(20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及操作间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引流板(402)位于顶部钢板(404)的前端,所述二号引流板(406)位于顶部钢板(404)的后端,所述固定支座(401)位于一号引流板(402)与二号引流板(406)的下端,所述挡板(403)位于顶部钢板(404)的两侧,所述耐温保护层(405)位于顶部钢板(404)的上端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室及操作间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引流板(402)、二号引流板(406)与顶部钢板(404)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顶部钢板(404)的前后两端通过固定块与一号引流板(402)、二号引流板(406)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顶部钢板(404)与挡板(403)之间设置有焊接块,所述顶部钢板(404)的两侧通过焊接块与挡板(403)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耐温保护层(405)熔铸在顶部钢板(404)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固定支座(401)与一号引流板(402)、二号引流板(406)之间设置有焊接座,所述一号引流板(402)、二号引流板(406)的下端通过焊接座与固定支座(401)的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及操作间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1)与开合门(6)之间设置有合页,所述司机室(1)的一侧通过合页与开合门(6)的一侧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及操作间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窗(5)与开合门(6)之间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开合门(6)的内侧通过固定槽与玻璃窗(5)的四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及操作间防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支座(401)与驾驶室顶部钢板(4)的下端铆焊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龙车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唐山龙车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68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机进料装置的定位构件
- 下一篇:油压机的快速换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