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对称双输入轴的电驱动变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83739.6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天科技(三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46 | 分类号: | F16H3/46;F16H57/02;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志一 |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迎宾路中***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对称 输入 驱动 变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对称双输入轴的电驱动变速器,采用对称双输入轴的电驱动变速器包括电机、双输入轴机构、行星机构以及壳体,双输入轴机构和行星机构都通过轴承连接分别安装于壳体。两个电机能自动控制扭矩和转速相等,实现双输入轴机构的动力分流,齿轮承载能力增强,主轴总成不必设计为传统的浮动结构,两端轴承固定安装可增加同步器寿命,挂挡更加可靠;两输入轴加主轴的三轴式结构,使得传动部件减少,轴向尺寸减短,结构简单紧凑;双输入轴机构与行星机构组合,增加变速器速比数量,传递扭矩大。解决了传统变速器主轴及主轴齿轮浮动从而降低同步器寿命和挡位齿轮寿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对称双输入轴的电驱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中间轴变速器与行星机构的组合是重型汽车变速器结构中的典型方案。双中间轴变速器具有承载能力强、结构紧凑、质量轻等优点,在双中间轴变速器的基础上,去掉输入轴,将中间轴变成两个输入轴加上行星机构,变成了多档位的电驱动变速器,其速比大、体积小、传递扭矩大。
传统双输入轴变速器为了实现功率分流,齿轮正确啮合,主轴及主轴齿轮必须设计为浮动结构,主轴为悬臂梁,主轴上齿轮呈径向浮动状态,缺点是挂挡时,浮动结构使得同步器或啮合套与所挂挡位齿轮不同心,大大降低同步器或啮合套寿命;主轴上的齿轮需要花键垫、调整垫、卡簧等零件进行定位,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对称双输入轴的电驱动变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双输入轴变速器主轴及主轴齿轮浮动从而降低同步器或啮合套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对称双输入轴的电驱动变速器,所述采用对称双输入轴的电驱动变速器包括电机、双输入轴机构、行星机构以及壳体,所述双输入轴机构和所述行星机构都通过轴承连接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双输入轴机构包括双输入轴总成和主轴总成,为两个输入轴加一个主轴的三轴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设置为两个,所述双输入轴总成设置为两个,所述电机与所述双输入轴总成分别联结,形成变速器的两个输入端。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双输入轴总成相对所述主轴总成对称安装。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电机输出的扭矩和转速相等,即功率也相等,动力分别传递至两个所述双输入轴总成,再通过传动齿轮将动力汇合,传递至所述主轴总成,所述主轴总成的末端为所述双输入轴机构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双输入轴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行星机构的前端即太阳轮联结,所述行星机构的末端即行星架为变速器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双输入轴总成扭矩和功率相等;所述主轴总成为固定结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安装于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机构按照整车实际需要设置同步器或啮合套;或按照整车需要取消同步器或啮合套。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机构设置同步器或啮合套,增加变速器速比个数,总的变速器速比个数为所述双输入轴机构的速比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机构取消同步器或啮合套,内齿圈直接固定所述壳体,变速器速比个数为所述双输入轴机构的速比个数。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天科技(三亚)有限公司,未经瑞天科技(三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37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流域水环境风险预警用采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