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箱壳体螺钉上下料双腕机器人用下料抓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76067.6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罗春元;吴建红;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庆)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02;B23P19/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 地址: | 400714 重庆市北碚***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壳体 螺钉 上下 料双腕 机器人 用下料 抓手 机构 | ||
一种变速箱壳体螺钉上下料双腕机器人用下料抓手机构,放置抓手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抓手连接座、推移装置、导向板、连接架和滑移板;在固定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抓手连接座,抓手连接座与抓料机械臂的末端连接;两个导向板相对设置在固定支架的两侧,两个导向板竖直设置,导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上,在导向板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滑移板设置在两块导向板之间,在滑移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伸入到对应一侧的限位槽中;在固定支架上安装推移装置,推移装置的升降端与连接架的一端相连,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滑移板的内侧连接,在滑移板的外侧固定连接夹持装置。整体机构简单,便于组装,抓料机械臂带动放置抓手机构从上料抓手机构中抓取螺钉后,放置到变速箱壳体1中的螺钉孔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变速箱壳体螺钉上下料双腕机器人用下料抓手机构。
背景技术
变速箱主要包括箱体和壳体两部分,变速箱壳体和变速箱箱体需要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因此,如图1所示为变速箱壳体,沿变速箱壳体的周边开设有螺钉孔。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将螺钉依次放入到变速箱壳体上的螺钉孔中,接着将螺钉锁紧。
传统方式中,由操作人员手工将螺钉手动放入到变速箱壳体的螺钉孔中,接着进行锁紧。采用该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需要操作人员反复手动拿去螺钉,工作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很容易疲倦,同时,降低了生产线的产品产出率。
为了提高组装效率,采用自动化方式将螺钉放入到变速箱壳体的螺钉孔中是一种有效方式。
因此,为了能够快速将螺钉放入到螺钉孔中,需要一种变速箱壳体螺钉上下料双腕机器人用下料抓手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变速箱壳体螺钉上下料双腕机器人用下料抓手机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速箱壳体螺钉上下料双腕机器人用下料抓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抓手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抓手连接座、推移装置、导向板、连接架和滑移板;
在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抓手连接座,所述抓手连接座与所述抓料机械臂的末端连接;
两个导向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两个导向板竖直设置,所述导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在所述导向板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
所述滑移板设置在两块所述导向板之间,在所述滑移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伸入到对应一侧的限位槽中;
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所述推移装置,所述推移装置的升降端与连接架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移板的内侧连接,在所述滑移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推移装置的升降端还连接有第四推拉装置,在所述第四推拉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限位块,在该限位块的外侧面的中部开设有限位缺口,所述夹持装置位于所述限位缺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气缸和两个夹持杆,两个所述夹持杆分别安装在所述夹持气缸的两个夹持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整体机构简单,便于组装,抓料机械臂带动放置抓手机构从上料抓手机构中抓取螺钉后,放置到变速箱壳体1中的螺钉孔中,推移装置通过连接架带动滑移板在两块导向板上的限位槽中上下滑动,当需要在方孔中抓取螺钉时,推移装置带动滑移板下移到设定位置,夹持气缸通过两块夹持杆对方孔中的螺钉进行夹持,接着抓料机械臂带动上料抓手机构移动到变速箱壳体上方,使得夹持的螺钉对准需要放入的螺钉孔中,推移装置带动滑移板下降,螺钉插入到螺钉孔中,夹持气缸松开,设置的第四推拉装置带动限位块对夹持装置进行限位,避免两根夹持杆张开过大,发生夹持杆与变速箱壳体干涉。上料机械臂带动上料抓手同步移动,使得抓料机械臂和上料机械臂之间间距相同,加快了抓料机械臂抓料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变速箱壳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庆)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川崎(重庆)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60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鞘管定向调弯的手柄及介入器械
- 下一篇:多介质注射装置及其注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