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轨距自动标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72574.2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谢雨江;朱陇辉;薛文超;邓惠坤;武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E01B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轨距 自动 标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标记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轨距自动标记装置,包括倒L型底座,倒L型底座上滑动设置有倒L型中间板,倒L型底座和倒L型中间板的竖直端之间安装有后弹簧;倒L型中间板水平端上从水平端的端末至竖直端方向依次设有粉笔夹持机构、粉笔容纳机构和用于将粉笔容纳机构中的粉笔推入粉笔夹持机构的驱动机构。本装置可以应用在现有的轨距测量装置上,能够解放用户主体的双手,减小用户主体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样可以使用在多种需要自动标记的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标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轨距自动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线路在铺设和维护的过程种通常需要定期测量轨距以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在遇到轨距异常的位置时,通常需要工人来对问题轨距的相关位置进行标记,现有的轨距测量装置中没有提出一种很好解决方案。
目前市面上的多数的轨距测量装置的功能主要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轨距测量方案,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为主,大多数装置没有设置自动标记装置,存在手动标记的问题。在测量的过程中用户主体频繁的弯腰划线标记会对用户主体的腰部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同时增加了工人的体力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即使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轨距自动标记装置,本装置主要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端部控制自动标记来完成自动划线标记任务,在测量过程中保证标记的准确性,同时将标记的任务从人的手中解放,转移给装置完成,提高用户主体的工作效率,降低用户主体的劳动强度,极大方便了用户主体的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轨距自动标记装置,包括倒L型底座,所述倒L型底座上滑动设置有倒L型中间板,所述倒L型底座和所述倒L型中间板的竖直端之间安装有后弹簧;所述倒L型中间板水平端上从水平端的端末至竖直端方向依次设有粉笔夹持机构、粉笔容纳机构和用于将粉笔容纳机构中的粉笔推入粉笔夹持机构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粉笔夹持机构包括夹具和前弹簧,所述夹具包括左夹体和右夹体,左夹体与右夹体相向设置,形成与粉笔的形状相适应的空腔,所述空腔中安装有粉笔,所述左夹体与右夹体的外侧对称设有用于紧固夹具的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倒L型中间板前部两侧设置有竖直板,两个所述竖直板内侧均设置有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安装座上安装有前弹簧,两个所述前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和左夹体与右夹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和电机,所述齿条和倒L型中间板之间为滑动连接,且齿条和倒L型中间板之间为紧密贴合;所述倒L型底座上固定安装有齿轮座,所述齿轮座中间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上部设置有电机,所述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轴上,所述倒L型中间板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和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倒L型底座与倒L型中间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二者紧密贴合;所述电机和齿轮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齿轮和电机通过键连接,所述齿轮座和倒L型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倒L型底座上还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齿轮座对称设置,所述限位块和倒L型底座之间为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倒L型中间板上对称设有活动槽,两个所述活动槽设置的位置分别与齿轮座和限位块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活动槽的大小在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均大于对应的齿轮座和限位块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远离分布齿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能够保证齿条的直线运动,以及在直线运动中与齿轮的紧密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粉笔容纳机构可拆卸设置在倒L型中间板上,所述粉笔容纳机构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粉笔容纳机构内水平设置有若干粉笔,所述粉笔容纳机构内顶部安装有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安装座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安装有弹簧板,所述粉笔和弹簧板相抵接触,所述弹簧板能在粉笔容纳机构上下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2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