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度可调整的船用导向滑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66573.7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1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蒲银元;张泽浩;陈龙祥;程普;汤卫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德普船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3/04 | 分类号: | B66D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蒯建伟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可调整 导向 滑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整的船用导向滑轮,包括底座Ⅰ、底座Ⅱ、支架、传动机构和滑轮,滑轮通过滑轮轴穿设在支架上,底座Ⅰ、底座Ⅱ内分别设有轴承座,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支架轴Ⅰ和支架轴Ⅱ,支架的支架轴Ⅰ、支架轴Ⅱ分别固定于底座Ⅰ、底座Ⅱ的轴承座内,且支架轴Ⅰ、支架轴Ⅱ均可以在轴承座内转动,传动机构设于底座Ⅱ的一侧,传动机构与支架轴Ⅱ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角度调节便捷,可以使得滑轮在工作区间内摆动多任意角度进行工作,方便用户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工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整的船用导向滑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船用导向滑轮装置一般包括滑轮体和设置在滑轮体上的支架,线缆挂接滑轮体工作面上设有的凹槽内工作,线缆的一端固定在被拖曳的物体上,拖曳体在移动做成中通过导向滑轮装置进行被拖曳物进行导向。
目前,一般的船用导向滑轮与底座之间的角度都是固定的,并不能进行摆动。同时,由于一般的导向滑轮体积十分庞大、有些甚至达到20吨左右。因此,也无法通过人工实现导向滑轮角度的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角度调节便捷的角度可调整的船用导向滑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角度可调整的船用导向滑轮,包括底座Ⅰ、底座Ⅱ、支架、传动机构和滑轮,所述滑轮通过滑轮轴穿设在支架上,所述底座Ⅰ、底座Ⅱ内分别设有轴承座,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支架轴Ⅰ和支架轴Ⅱ,所述支架的支架轴Ⅰ、支架轴Ⅱ分别固定于底座Ⅰ、底座Ⅱ的轴承座内,且所述支架轴Ⅰ、支架轴Ⅱ均可以在轴承座内转动,所述传动机构设于底座Ⅱ的一侧,所述传动机构与支架轴Ⅱ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Ⅰ、底座Ⅱ的一侧分别开有轴承座孔,所述底座Ⅰ、底座Ⅱ的轴承座分别安装在底座Ⅰ、底座Ⅱ的轴承座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Ⅰ、底座Ⅱ、支架、滑轮均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和减速机,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与支架轴Ⅱ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角度调节便捷,可以使得滑轮在工作区间内摆动多任意角度进行工作,方便用户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底座Ⅰ,2、底座Ⅱ,3、支架,4、滑轮,5、传动机构,6、滑轮轴,7、轴承座,8、支架轴Ⅰ,9、支架轴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角度可调整的船用导向滑轮,包括底座Ⅰ1、底座Ⅱ2、支架3、传动机构5和滑轮4。滑轮4通过滑轮轴6穿设在支架3上。底座Ⅰ1、底座Ⅱ2内分别设有轴承座7,支架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支架轴Ⅰ8和支架轴Ⅱ9。支架3的支架轴Ⅰ8、支架轴Ⅱ9分别固定于底座Ⅰ1、底座Ⅱ2的轴承座7内,且支架轴Ⅰ8、支架轴Ⅱ9均可以在轴承座7内转动。传动机构5设于底座Ⅱ2的一侧,传动机构5包括液压马达和减速机,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与支架轴Ⅱ9传动连接。底座Ⅰ1、底座Ⅱ2的一侧分别开有轴承座孔,底座Ⅰ1、底座Ⅱ2的轴承座7分别安装在底座Ⅰ1、底座Ⅱ2的轴承座孔内。底座Ⅰ1、底座Ⅱ2、支架3、滑轮4均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具有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使用时,启动传动机构5中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驱动支架轴Ⅱ9转动一定角度。由于支架轴Ⅱ9与支架3固定连接,因此进一步驱动支架3转动一定角度。由于滑轮4固定于支架3上,因此实现了滑轮4摆动。通过具体控制传动机构5中液压马达5的工作,实现滑轮4的不同的摆动角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德普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德普船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65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型圈抓取入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微型轴承内孔自动磨削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