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质谱分析仪的真空紫外光电离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43049.8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7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光召;龚丽芳;蒋吉春;李海洋;张释义;曾晓东;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16 | 分类号: | H01J49/16;H01J49/2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刘羽波 |
地址: | 528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谱分析 真空 紫外光 电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质谱分析仪的真空紫外光电离源,加热装置包括离子源加热体、隔热环、离子源固定法兰与锥孔电极;电离装置包括光源固定法兰、离子源导热环、电极固定法兰、电离组件、离子源固定螺栓与离子源密封螺栓,电离装置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安装孔在光源固定法兰的部分设有螺纹;离子源密封螺栓穿过安装孔依次将电极固定法兰、离子源导热环和光源固定法兰固定;电离装置还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隔热环及离子源固定法兰设有若干个固定螺纹孔,离子源固定螺栓从光源固定法兰一端穿过固定孔与固定螺纹孔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难挥发性分析物样品的残留问题,并具备易拆卸的特点,从而提升对难挥发性样品的检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谱分析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质谱分析仪的真空紫外光电离源。
背景技术
电离源是质谱仪的核心部分,用于将样品分子转化为离子,是质谱分析的首要环节,其关乎到整个质谱仪系统的灵敏度和可电离化合物的种类等。其中真空紫外(vacuumultraviolet,VUV)光电离是样品分子通过吸收光子,使得能量达到或超过自身电离能后失去电子而产生电离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分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电离能阈值,小于解离能阈值,所以产物碎片少,绝大部分为分子和离子,因此VUV光电离是一种软电离技术,因其具有谱图简单,分子离子产率高,信噪比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以及环境分析等领域中。
目前真空紫外光电离的主要挑战在于难挥发性样品的分析电离,其主要的难点不在于电离而在于如何避免和减少难挥发性样品或离子在电离源内的残留。另外,长期进行难挥发性样品分析必然会造成源内分析物的残留,定期进行清洗维护是维持仪器高性能的必要工作,因此,电离源简单易拆卸的设计也至关重要。真空紫外光电离源不同于常压电离源,其工作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和易拆卸的设计相比较常压电离源更有难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如何进行真空内的电离源加热保温和易拆卸设计,从而解决真空紫外光电离源对挥发性较差样品分析困难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质谱分析仪的真空紫外光电离源,以解决难挥发性分析物样品的残留问题,并具备易拆卸的特点,从而提升真空紫外光电离源对难挥发性样品的检测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质谱分析仪的真空紫外光电离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电离装置与真空紫外光源;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离子源加热体、隔热环、离子源固定法兰与锥孔电极,所述离子源加热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隔热环与所述离子源固定法兰为环形平板结构;所述隔热环设置于所述离子源加热体的一端,所述离子源固定法兰设置于所述隔热环的一端,所述锥孔电极设置于所述离子源固定法兰的一端,所述所述离子源加热体、所述隔热环、所述离子源固定法兰及所述锥孔电极为同轴设置;
所述电离装置包括光源固定法兰、离子源导热环、电极固定法兰、电离组件、离子源固定螺栓与离子源密封螺栓;所述离子源导热环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光源固定法兰与所述电极法兰为环状平板结构,所述光源固定法兰设置于所述离子源导热环的一端,所述电极固定法兰设置于所述离子源导热环的另一端,所述电离组件设置于所述离子导热环内;所述电离装置安装于所述离子源加热体内;所述真空紫外光源设置于所述光源固定法兰的外侧;
所述电离装置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光源固定法兰、所述离子源导热环及所述电极固定法兰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在所述光源固定法兰的部分设有螺纹;所述离子源密封螺栓为若干个,所述离子源密封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依次将所述电极固定法兰、离子源导热环和所述光源固定法兰固定,所述离子源密封螺栓与所述光源固定法兰为螺纹连接;
所述电离装置还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光源固定法兰、所述离子源导热环及所述电极固定法兰的固定孔,所述隔热环及所述离子源固定法兰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的固定螺纹孔,所述离子源固定螺栓从所述光源固定法兰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螺纹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3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刀限深刻度尺
- 下一篇:一种循环翻耙式污物发酵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