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37584.2 | 申请日: | 202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0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滕文利;张治中;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化众利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02 | 分类号: | B21D3/02;B21D3/10;B21D43/02;B21D45/04;B21D53/8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2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活塞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涉及汽车活塞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辊轴室,所述辊轴室内部设置有两组辊轴,所述辊轴之间位于所述辊轴室内腔下表面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辊轴室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另一侧设置有储料板,所述储料板靠近所述进料口一端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挡料板上方设置有活塞杆粗胚,所述辊轴室背部设置有电机,所述辊轴室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设置有挤压板。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二气缸、连接板、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的配合使活塞杆粗胚在进料时,能够有序的下料,使校直处理更加自动化,无需人工进行放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活塞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减震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活塞杆的生产制造中,由于活塞杆粗胚是一种粗加工的圆柱形,在生产车间堆积在一起,常常出现活塞杆粗胚出现弯曲现象,弯曲的粗胚是不能够直接进行活塞杆加工的,需要对其进行校直、压直处理,一般的处理方式是采用固定粗胚的两端,再对弯曲处进行挤压,使其恢复成合格的产品。
申请号为CN201920768040.9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汽车活塞杆压直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固定压直外壳,且工作台上端面对称放置两组V型块,所述压直外壳右侧设有手轮,所述手轮左端固定转轴,所述转轴左端穿过压直外壳并通过轴承与压直外壳内部左壁相连接,所述转轴外表面固定凸轮,所述压直外壳内部设有弹簧一和压头,所述压头上端和凸轮外表面相贴合,且压头下端穿过压直外壳并延伸至压直外壳下侧,所述弹簧一套设在压头外表面,且弹簧一下端与压直外壳内部底端相接触,该方案虽能够使粗胚校直时防止其晃动,但这种校直方法无法使粗胚完全恢复成圆柱,并且会造成挤压处形成凹陷,导致粗胚完全报废。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用活塞杆压直装置,包括辊轴室,所述辊轴室内部设置有两组辊轴,所述辊轴之间位于所述辊轴室内腔下表面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辊轴室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另一侧设置有储料板,所述储料板靠近所述进料口一端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挡料板上方设置有活塞杆粗胚,所述辊轴室背部设置有电机,所述辊轴室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设置有挤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辊轴室上表面两侧与所述辊轴表面贴合设置有过料板,所述辊轴两端与所述辊轴室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辊轴室内腔下表面中部,所述第一气缸顶部设置有楔形块。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板为倾斜设置的,所述储料板靠近所述进料口一端开设有两个开槽,所述挡料板包括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分别位于所述开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板、转轴、第二气缸和固定箱,所述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底部与所述连接板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中部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挡料板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输出轴卡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有两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位于所述主动齿轮底部两侧,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辊轴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化众利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绥化众利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37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多样品蒸发仪
- 下一篇:一种汽车减震器连杆运输储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