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SUV汽车电池壳体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21271.8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9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钱红;蔡建新;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技师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王传林 |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suv 汽车 电池 壳体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SUV汽车电池壳体夹具,解决了常规夹具压力力度不可操控,夹具的方向和位置基本固定,不能满足新能源车电池壳体的夹装需求的问题,底座四周两相对端分别设有顶部压紧机构与侧面压紧机构,顶部压紧机构包括多个下压快速夹具,多个下压快速夹具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其用以压紧电池壳体顶部两端,侧面压紧机构包括多个前推快速夹具,多个前推快速夹具位于同一水平面,底座中间处还设有吸紧机构,吸紧机构包括多个并依次间隔排列在底座上,其包括吸盘与多个负压气管,多个负压气管依次排列在吸盘侧面并与吸盘连通,多个吸紧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多个吸紧机构与电池壳体内顶面挤压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SUV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能源SUV汽车电池壳体夹具。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随着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汽车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技术就是电池组的生产与加工,电池组的载体电池壳体的加工一直是加工中的难题,新能源车电池壳体既要满足高强度又要满足轻量化,大部分加工部位壁厚较薄,容易变形,这对加工的方式与夹具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普通夹具的压力力度不可操控,夹具的方向和位置基本固定,都是在同一个位置进行伸缩夹紧或者同一个方向往复伸缩,由于其压力力度不可控容易使产品发生变形或者没有做到较好地固定且生产过程自动化效低。
目前,公开号为CN20954447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焊接总成,包括:下壳体、上壳体、第一支撑限位架、第二支撑限位架、支撑架、快速锁紧螺钉、凸起、安全阀以及上下壳体密封圈;下壳体与上壳体呈方形结构,并且上壳体紧密配合于下壳体,下壳体的两侧分布对称的第一支撑限位架、第二支撑限位架以及支撑架,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紧密配合的凸起,上壳体的凸起上安装有安全阀,安全阀可以控制电池壳体内部的气压差,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接口处设有上下壳体密封圈,并且其四周配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快速锁紧螺钉。
上述装置虽然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电池缺乏防护、保护装置的问题,但在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进行夹装时,上述装置较为繁琐,拆装不便,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电池壳体进行快速夹装且夹装效果稳定可靠的新能源SUV汽车电池壳体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SUV汽车电池壳体夹具,包括电池壳体与方形的底座,所述底座四周两相对端分别设有顶部压紧机构与侧面压紧机构,所述顶部压紧机构包括多个下压快速夹具,所述多个下压快速夹具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其用以压紧电池壳体顶部两端,所述侧面压紧机构包括多个前推快速夹具,所述多个前推快速夹具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底座中间处还设有吸紧机构,所述吸紧机构包括多个并依次间隔排列在底座上,其包括吸盘与多个负压气管,所述多个负压气管依次排列在吸盘侧面并与吸盘连通,所述多个吸紧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多个吸紧机构与电池壳体内顶面挤压接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台与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包括多个且与每一吸盘相错开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台与所述电池壳体靠近顶部压紧机构的两端相抵接触,所述第二限位台为一长角钢,所述第二限位台包括两个并分别与底座靠近侧面压紧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压气管包括9个,其用以配合吸盘对电池壳体内顶面吸紧,所述吸盘表面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下压快速夹具包括第一凸台、把手与压块,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一凸台铰接,所述把手用以带动压块向电池壳体顶面压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推快速夹具包括第二凸台、推杆与顶块,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二凸台铰接,所述推杆用以带动顶块向电池壳体侧面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技师学院,未经无锡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21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丝清洗后热风吹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平台独立双喷头三维打印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