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基涵洞面层防渗装置及涵洞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12507.1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3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毕乾;李添才;王德文;须嘉;刘世东;刘刚;冯玮;蒋富强;王延涛;李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基 涵洞 面层 防渗 装置 结构 | ||
1.一种路基涵洞面层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层板组件(10),所述底层板组件(10)设置在涵洞(100)的底部,所述底层板组件(10)与所述涵洞(100)的底部密封贴合,所述底层板组件(10)的两端从所述涵洞(100)内延伸至所述涵洞(100)的外部;
上层板组件(20),所述上层板组件(20)设置在所述底层板组件(10)的上方,所述上层板组件(20)的两端从所述涵洞(100)内延伸至所述涵洞(100)的外部,并且搭接在所述底层板组件(10)的上表面;
升降机构(30),所述升降机构(30)设置在所述底层板组件(10)与所述上层板组件(20)之间,所述升降机构(30)位于所述涵洞(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涵洞面层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板组件(10)包括:
底板(11),所述底板(11)设置在所述涵洞(100)的底面,并且与所述涵洞(100)的底面匹配贴合,所述底板(11)的两端从所述涵洞(100)内延伸至所述涵洞(100)的外部,所述上层板组件(20)设置在所述底板(11)的上方,所述升降机构(30)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与所述上层板组件(20)之间;
侧板(12),所述侧板(12)密封贴合设置在所述涵洞(100)的侧面,所述侧板(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1)密封连接,所述侧板(12)的两端从所述涵洞(100)内延伸至所述涵洞(100)的洞口处;
面板(13),所述面板(13)密封贴合设置在所述涵洞(100)的洞口处,所述面板(13)的端部与所述侧板(12)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基涵洞面层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所述侧板(12)、所述面板(13)之间通过热熔焊接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路基涵洞面层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组件(20)包括:
上层板(21),所述升降机构(30)设置在所述底层板组件(10)与所述上层板(21)之间,所述上层板(21)位于所述涵洞(100)内;
斜板(22),所述斜板(22)设置于所述上层板(21)的两端,所述斜板(22)与所述上层板(21)铰接,所述斜板(22)从所述涵洞(100)内延伸至所述涵洞(100)外,所述斜板(22)的端部搭接在所述底层板组件(10)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路基涵洞面层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22)的端部设置有滑块A(221),所述底层板组件(10)在所述滑块A(22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路基涵洞面层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0)为剪叉式升降机,所述剪叉式升降机的上端设置有滑块B(31),所述上层板组件(20)在所述升降机构(30)的上端滑块B(3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滑轨B,所述剪叉式升降机的下端设置有滑块C(32),所述底层板组件(10)在所述升降机构(30)的下端滑块C(3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滑轨C。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路基涵洞面层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板组件(10)和所述上层板组件(20)的板件材质为聚氯乙烯共混材料。
8.一种涵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路基涵洞面层防渗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25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生产用的砂磨机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清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