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扫描检测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35037.3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万英伟;沈浩;尹建群;张东东;宋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澳视觉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周云涛 |
地址: | 523899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描 检测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扫描检测单元,包括具有检测工位A的检测台,以及活动设置于检测台上用于放置待检产品的治具,当其处于检测工位A时,能够相对检测台水平直线滑动,其滑动行程两端分别为初始位置和完检位置;设置于检测工位A的CCD线扫描视觉检测组件,其用于在检测工位A扫描放置在治具上的待检产品,治具滑动方向与CCD线扫描视觉检测组件扫描线位置相适应;弹性复位结构,用于使治具从完检位置复位到初始位置。采用非固连式的直线驱动机构配合弹性复位结构,实现治具上待检产品的全面线扫描,同时不妨碍治具的正常转动或直线流转切换工位,有利于提高整个检测线或生产线的效率,结构新颖,便于实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觉扫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扫描检测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线扫描方式对物体表面进行缺陷检测的技术被广泛推广利用,检测过程中,为能实现对物体表面的全覆盖检测,通常扫描模块和载物模块之间会发生相对移动,确保扫描相机的扫面线能完成全表面扫描。
然而针对一些比较精密的部件进行检测时,往往要求检测环境振动较小,此时如果仍采取移动扫描相机的方式,则必然导致相机抖动较大,从而降低检测质量,另外,现有的一些载物台移动结构,因为采取固连式驱动结构,使得其不能满足旋转工位或流水线式多工位切换,只能在直线方向的两个工位间进行切换,导致检测效率较低,也大大制约了扫描检测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扫描检测单元,能够提高检测精度,同时满足载物台多工位切换需求,提高检测线整体工作效率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扫描检测单元,其关键在于,包括:
检测台,其上具有检测工位A;
治具,活动设置于检测台上,用于放置待检产品,且当其处于检测工位A时,能够相对检测台水平直线滑动,其滑动行程两端分别为初始位置和完检位置;
CCD线扫描视觉检测组件,用于在检测工位A扫描放置在治具上的待检产品;
直线驱动机构,用于当治具处于检测工位A时,驱动其从初始位置滑动到完检位置,在治具到达完检位置后,与治具分离并复位,所述治具滑动方向与CCD线扫描视觉检测组件扫描线位置相适应;
弹性复位结构,用于使治具从完检位置回复到初始位置。
采用以上方案,采用非固连式的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治具移动,使扫描检测组件完成整个待检产品的表面扫描,然后通过弹性复位结构使治具复位,而驱动机构与治具治具无直接连接结构,确保不妨碍治具的正常切换或流转,有利于提高整个检测线的效率,满足多种在线检测场合。
作为优选:所述CCD线扫描视觉检测组件包括通过立柱支撑在检测台上方的线扫描相机和线扫描光源,所述线扫描相机的扫描线位于治具初始位置的内侧,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检测台上,并位于治具的初始位置外侧,用于推动治具朝内滑动。扫描检测组件与直线驱动机构采用以上布置方式,有利于减少治具内侧空间占用,确保治具有良好的流转切换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推杆,以及用于驱动推杆朝内直线移动的丝杆电机,当所述治具位于检测工位A时,推杆正对治具的外侧,所述弹性复位结构为位于治具内侧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作用在治具和检测台。上采用以上方案,以丝杆电机驱动推杆前移,有利于保证其顶推稳定性,而采用复位弹簧作为弹性复位结构,便于实施,同时降低经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澳视觉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雷澳视觉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35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机的纵向折叠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对线头去除的面料加工用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