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铸件披锋铁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28042.1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4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黎;卢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1/22 | 分类号: | B03C1/22;B22C5/06;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关文龙 |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铸件 披锋铁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铸件披锋铁回收系统,包括倾料机构、输送机构、分拣机构、回收机构、控制器;所述倾料机构分布在所述输送机构右部上方;所述分拣机构分布在所述输送机构中部上方;所述回收机构分布在所述输送机构左部下方;所述倾料机构、输送机构、分拣机构、回收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发动机铸件在砂箱开启后遗留大量披锋铁只能依靠人工清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极易被高温烫伤的缺点,可自动对披锋铁进行回收控制,达到安全可靠高效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料回收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铸件披锋铁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间生产发动机铸件时,发动机铸件在砂箱开启后遗留大量披锋铁,每天的生产都会产生大量的披锋铁,同时在遗留的披锋铁还掺杂着废砂,处理过程中需要将披锋铁和废砂分拣开,将披锋铁回收利用,目前的处理方式只能依靠人工清除披锋铁,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工人极易被高温披锋铁烫伤,安全事故经常发生。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铸件披锋铁回收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铸件披锋铁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料机构、输送机构、分拣机构、回收机构、控制器,所述倾料机构包括砂箱、砂箱闸门控制器、第一信号传感器,所述砂箱闸门控制器分布在所述砂箱底部,所述第一信号传感器分布在所述砂箱闸门控制器下方;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输送机、第二信号传感器和第三信号传感器,所述第二信号传感器分布在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右部下方,所述第三信号传感器分布在第一皮带输送机左部上方;所述分拣机构包括第二皮带输送机、磁铁、第四信号传感器,所述磁铁分布在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中部,所述第四信号传感器分布在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左部;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料桶、第五信号传感器,所述第五信号传感器安装所述回收料桶上部;所述倾料机构分布在所述输送机构右部上方;所述分拣机构分布在所述输送机构中部上方;所述回收机构分布在所述输送机构左部下方;所述砂箱闸门控制器、第一皮带输送机、第二皮带输送机、第一信号传感器、第二信号传感器、第三信号传感器、第四信号传感器、第五信号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拣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交叉分布,所述分拣机构的左部在所述输送机构的前方,所述分拣机构的右部分布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长度大于第二皮带输送机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砂箱分布在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右部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料桶分布在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左部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倾料机构、输送机构、分拣机构、回收机构、控制器之间的配合解决了发动机铸件在砂箱开启后遗留大量披锋铁只能依靠人工清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极易被高温烫伤的缺点,可自动对披锋铁进行回收控制,达到安全可靠高效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8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