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人船收放水下机器人的升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0876.8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7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奥;陈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3/40 | 分类号: | B63B23/40;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昆明普发诺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9 | 代理人: | 葛玉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麻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 放水 机器人 升降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船收放水下机器人的升降平台,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机器人承载平台和升降力臂,升降力臂由平台连接柱、传动杆、往复丝杆、螺母、电机和壳体构成,壳体与无人船船体固定连接,平台连接柱与机器人承载平台固定连接,电机设置于壳体内,电机输出轴与联轴器一端连接,联轴器另一端与往复丝杆一端连接,往复丝杆套接在螺母内并伸入传动杆内部,传动杆一端与螺母连接,另一端与平台连接柱连接,电机通过壳体上的水密插接件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机器人承载平台来搭载水下机器人,通过电机提供动力,通过往复丝杆和螺母进行传动,实现机器人承载平台的下降与上升,实现对水下机器人的下放与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船收放水下机器人的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水下机器人特别是无人遥控水下潜航器(ROV)通过与水面相连的通讯电缆来获取能源以及水下运动指令,因其轻便灵活,越来越受大众喜爱,但却受限于电缆长度,使其活动范围受到了限制。为克服上述缺陷,通常使用无人船作为中转,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无人船到指定位置,再下放水下机器人进行作业,控制信号通过无人船上的通讯模块传送至水下机器人,无人船还有对水下机器人进行回收以及充电续航、传输数据的功能。
现有无人船通过机械手抓取ROV进行下放与回收,这要求机械手灵敏度高,且限位准确,而当无人船漂浮在水面时,其实是较难与ROV精准定位的,为满足机械手与ROV的对接成功率,机械手结构通常较为复杂,需要极高的自由度且需配备高精度的定位系统,导致无人船整体造价昂贵,不利于其市场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船收放水下机器人的升降平台,解决现有无人船通过机械手收放水下机器人导致无人船整体造价昂贵、不利于其市场推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人船收放水下机器人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承载平台和升降力臂,升降力臂由平台连接柱、传动杆、往复丝杆、螺母、电机和壳体构成,壳体与无人船船体固定连接,平台连接柱与机器人承载平台固定连接,电机设置于壳体内,电机输出轴与联轴器一端连接,联轴器另一端与往复丝杆一端连接,往复丝杆套接在螺母内并伸入传动杆内部,传动杆一端与螺母连接,传动杆另一端与平台连接柱连接,平台连接柱设置于壳体下方,电机通过壳体上的水密插接件与外部电源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升降力臂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在机器人承载平台四个角上;机器人承载平台为平板状,上面开设有若干用于排水的通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由上壳体、第一连接件和下壳体构成,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中空圆筒状,上壳体顶部与端盖密封连接,水密插接件密封设置在端盖顶部,上壳体底部与第一连接件密封连接,电机设置于上壳体内且固定在第一连接件上,联轴器同轴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内;下壳体顶部与第一连接件密封连接,下壳体底部与第二连接件密封连接,平台连接柱设置在第二连接件下方,传动杆、往复丝杆、螺母均设置在下壳体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圆柱状,中部为联轴器让位通孔,端面设置有电机的紧固孔,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有两层固定孔,外侧壁向内凹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开设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通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圆柱状,中部开设有传动杆让位通孔,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固定孔,下壳体侧壁下部开设有与固定孔配合的通孔;第二连接件外侧壁向内凹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连接件顶部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向下凸形成凸部,第二连接件中部向下凹形成定位台阶孔,定位台阶孔底部设置有密封圈。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螺母为T型螺母,螺母同轴固定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为中空有通孔的圆柱状,第三连接件顶部与螺母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件底部与传动杆顶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0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人船的浮力舱
- 下一篇:一种破碎机连接杆的外圆磨削装置